吳克成,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專欄作家。在十幾家報刊開有音樂、繪畫、攝影、心理專欄若干。著有《迷聲西方流行音樂50家》。
只要是我的學生,大都聽到過如下的告白:“同學們,你們都是我的情人所謂情人,就是有情但不能永遠在一起的人。雖然我們不能白頭偕老,但我仍然很高興與你們一起走過這人生最重要的一段時光。”有時碰到特別喜歡的學生,我也會直接把心里的感覺告訴他們。
我的學生很多也學會了這個伎倆,有時他們給我發匿名短信,我回過去問:“閣下是哪位?”那位如果不想說,就會狡猾地回敬一句:“你的情人。”“情人”一詞成了我跟學生的暗語,不明就里的人聽來難免會錯意。許多年前我還真碰到過這么一次,學生答完那句“你的情人”,我兵來將擋地再回一句:“請問你是我的哪位情人?”不想那次陰差陽錯將這句反問發到某位先生的手機上,老先生立即打過電話來殷殷詢問,我雖然做了一番解釋,但中國教育大熔爐里出來的溫順羔羊,哪里相信有這樣不要師道尊嚴的老師?雖然人家在電話里說得很客氣,但從此斷絕了與我的來往。我也沒再做解釋即使磨破嘴皮子,想必人家也不會信。遺憾的是無端被當成花花公子,有名無實,真是冤枉。
中國的傳統文化很看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級在下級面前,父親在兒女面前,先要端住架子。尤其是父母對子女,表達負面情緒不太掩飾,表達愛卻正好倒過來。愛你在心口難開也就罷了,很多父母明明心里對孩子贊賞有加,表面上卻仍要對其瞪眼扒皮,生怕給他們一口好氣,他們就鬧上天宮去。所以中國人以含蓄聞名,意會的本領特別強。
舉個《紅樓夢》里的例子。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中,賈寶玉來到秦可卿的上房內間,抬頭看見一幅畫貼在上面,畫的人物固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圖》(是勸人勤學苦讀的故事),心中便有些不快,又有一副對聯,寫的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看了這兩句,縱然室宇精美,鋪陳華麗,亦斷斷不肯在這里了,忙說:“快出去!快出去!”他意會出了其中的仕途經濟味兒。賈寶玉討厭這一口。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