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回望2011年,從全球經濟來看,發達經濟體雖仍在經濟危機陰影中掙扎,但總體而言,經濟增長速度處于較低水平、物價水平基本穩定;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較快的同時面臨通脹壓力。不過,專家預計新興市場國家周期性通脹緩慢見頂。
新興市場國家通脹緩慢見頂
新興國家周期性通脹緩慢見頂,中國經濟增速已在減慢,預計中國經濟將會成功實現軟著陸。
——瑞銀財富管理研究部亞太區首席投資策略師浦永灝
無疑,2011年,新興市場國家一直與通貨膨脹作斗爭。有數據顯示,2011年前10個月,新興市場經濟體的cpi(消費物價指數)一直呈現出單邊勁升的格局。其中,1月至10月,巴西cpi累計上漲7.74%,俄羅斯通脹率累計達5.20%,印度物價漲幅累計達10.40%,中國cpi累計升幅達5.55%,越南更是成為“重災區”,物價漲幅不僅連續10個月保持在20%的高位,而且2011年前10月物價創出了累計漲幅21.8%的歷史新高。
為了遏制通貨膨脹發展,新興經濟體普遍采取收縮貨幣政策,自2011年10月起,新興市場國家物價上漲勢頭得到遏制并出現了下拐的趨勢,但鑒于前期漲幅過大,2011年全年物價總體仍處于高位。有數據預計,巴西通貨膨脹率全年將升至6.52%,俄羅斯全年通脹率將超過6%,印度將超過20%,南非將超過7%,中國將超過4.5%。
不過,亞太經濟體通脹率已經實現明顯回落。韓國和印尼11月的通脹率分別為4.2%和4.15%,接近或者符合兩國央行的通脹率目標。
瑞銀財富管理研究部亞太區首席投資策略師浦永灝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新興國家周期性通脹緩慢見頂,中國經濟增速已在減慢,預計中國經濟將會成功實現軟著陸,在保持6%以上經濟增速的同時,通脹將會出現回落。但不能放松警惕,因為結構性通脹因素依然存在。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