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脖子問題引起廣州“粉絲”強烈關注。
鴨脖子問題引起廣州“粉絲”強烈關注。
深圳抽樣檢驗熟制鴨脖四成多不合格
文:記者曾繁瑩
今年12月17日,廣東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深圳各大市場所銷售的熟制鴨脖等食品開展了抽樣檢驗。根據當地媒體報道,結果顯示,四成多熟制鴨脖不合格,不合格項目主要為大腸菌群和菌落總數超標,周黑鴨、煌上煌等都位列不合格名單中。據該局公布的鴨脖檢測結果顯示,熟制鴨脖共抽檢102批次,合格59批次,抽檢合格率57.8%,不合格原因主要是熟制鴨脖以散裝稱重方式售賣時易受到微生物污染,以及部分門店未在冷藏條件下銷售熟制食品。
喜歡吃鴨脖的廣州市民可真不少。深圳相關消息一出,即引起廣州“粉絲”的強烈關注。鴨脖子,“啃”得下去嗎?
顧客反應:
考慮戒掉吃鴨脖愛好
吃過鴨脖的廣州市民可真不少。深圳相關消息一出,不少“粉絲”都議論紛紛。“我吃鴨脖子都吃了幾年了!”家住荔灣區多寶路的莊先生說,2006年世界杯期間,他每天晚上都在天河區的一家鴨脖店買一堆鴨脖、鴨舌、蓮藕片等,和一幫好友邊吃邊看世界杯,結果從此喜歡上了吃鴨脖。“記得廣州的鴨脖店就是從那時起四面開花的。”莊先生說,他會繼續關注相關信息,再考慮要不要戒掉這個愛好。
市民老林則說,看了這則新聞,決定不讓兒子吃鴨脖了。“四成不合格,比例是很高的。本身鴨脖口味就比較重,如果細菌那么多,誰還吃?”
廣州的鴨脖店已走紅數年。除了連鎖品牌外,還有超市、快餐店里的小柜臺里銷售著各式的鴨脖子、鴨翅等“下酒料”。
店家回應:
生意減了一半
12月27日晚8時~11時,記者在鴨脖店密集的天河區走訪多家店鋪。
“鴨脖子一條7塊錢,很好吃的,嘗嘗!”體育西廣利路一間懸掛著“周黑鴨”招牌的門店店員熱情地推銷。記者詢問“細菌超標”事件,該店員說:“唉,好像是說辣椒油放多了的緣故。”他表示店里的食品不會有這個問題,因為廣州人本身就不喜歡吃特別辣的,所以食品也沒下太多辣椒油。
這位店員也承認,相關給店鋪生意造成很大影響。“報紙登了鴨脖子問題后,我們原來每天可以做1萬元生意,很快就減到5000元,現在每天只做三四千元左右。”他說,“不過現在慢慢在回升。”看來廣州人還真健忘。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