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色時報1月4日報道:黨的十七大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目標和戰略舉措,并在“十二五”規劃中將“綠色發展”作為主基調。作為與綠色發展有著天然聯系的我國林業,已經并將繼續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目前,我國正在全面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沉睡的山林被喚醒,億萬農民的發展渴望被激活,林業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競相釋放,全面助力經濟轉型和綠色發展。
為了進一步探討綠色發展背景下林業經濟發展的熱點問題,更好地為林業發展全局提供決策咨詢和智力支撐,2011年12月17日,中國林科院特邀中國人民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林科院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會聚一堂,就“綠色發展背景下的林業經濟”進行認真探討和學術交流。
綠色發展需要林業科技創新支撐
張守攻(中國林科院院長、研究員)
綠色發展,本身就是一種創新,是建立在生態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的約束條件下,將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重要支柱的一種新型發展模式。經過國際金融危機的洗禮,世界經濟發展格局呈現出了新的特點和變化。全球氣候變化等生態問題的凸顯,使綠色發展模式逐漸成為未來全球共同努力的方向。因此,誰搶先占領綠色發展制高點,誰就能在新一輪發展中贏得先機、把握主動。
森林在全球生態系統中具有獨有的地位和功能,承載著潛力巨大的可循環工業、可固碳農業和可再生能源產業,在推進經濟轉型中發揮著基礎作用,扮演著無可替代的角色,對減少碳排放、發展低碳循環經濟、開發清潔能源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以提供生態服務和綠色產品為主的林業,與綠色發展有著天然的聯系。但是,要充分發揮我國林業在綠色發展中的基礎和引領作用,不僅需要政策支持、資金投入,更需要科技創新。林業科研不僅要在自然科學技術創新方面為林業綠色發展提供支撐,更要依托豐富的自然科學研究成果、憑借長期積累的翔實科研數據,匯聚不同學科背景的多領域專家,在林業經濟、林業政策、宏觀戰略與規劃等軟科學研究方面,開展林業經濟管理和林業軟科學研究,為林業綠色發展提供決策依據和智力支持。
《綠色發展需要林業科技創新支撐》
中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意義重大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