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季節,走進廣西扶綏縣東門鎮和渠黎鎮渠鳳村甘蔗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基地,數臺購機、大馬力拖拉機和宿根蔗蓋膜機來回奔忙,在一片片重新整合的地塊上,蔗農正在緊張地種植甘蔗,甘蔗地里新布的管道不停地噴灑著水花,處處是一片繁忙的景象……這是扶綏縣迅速掀起今冬明春甘蔗生產工作高潮的一個縮影。目前,全縣落實甘蔗改擴種面積8.6萬畝,實施高效節水灌溉10.28萬畝,完成“小塊并大塊”土地整合1.7萬畝,已實施甘蔗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000多畝。
扶綏縣委書記藍大煌介紹說,扶綏已經列入中央高效節水示范縣,我們將利用這個難得的機遇,進一步加大對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目前縣財政和企業已經籌備專項資金7000多萬元,用于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建設工作。我們主要利用原有的水源,特別是維修和利用舊的水利渠道,推行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盡量恢復原有水利基礎設施前提下,爭取在2012年實施甘蔗節水灌溉面積達到10萬畝。
據悉,制糖產業一直是扶綏縣的農業支柱產業,全縣33萬農業人口中就有30萬人從事甘蔗種植,常年種蔗面積達120多萬畝,人均近4畝,甘蔗生產每年為該縣農民帶來20多億元的現金收入,農民種蔗收入占全年總收入的近80%;每年甘蔗對全縣帶來的財政收入占了半壁江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