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醬是沙拉的基本調(diào)味料
文/羊城晚報記者王敏實習(xí)生陸文婧
圖/王敏
還記得當(dāng)年必勝客32元一份的自助沙拉嗎?捧著淺窄的碟子徘徊在自助沙拉吧前,不斷地將蔬菜、水果切片以各種幾何形狀拼砌疊加,直到眼前堆成一座沙拉小山,再小心翼翼地把千島醬淋撒在勞動成果上,最后心滿意足地回座與眾人分享。隨著自助沙拉在必勝客的停售,我們與砌沙拉的樂趣徹底告別,也與記憶中取之不盡的清甜微酸的千島醬告別。
對于沙拉愛好者來說,千島醬等同于靈魂伴侶的存在,沒有千島醬的存在,蔬菜沙拉只是一堆生鮮食品。千島醬既不像蛋黃醬那么膩重,也沒有塔塔醬的咸酸,它就是天然的味甜清爽,有時候還帶稍許辣味。無論是與蔬菜還是海鮮肉類搭配,都能令食材口感增色,屬于不喧賓奪主但又讓人無法忽略的低調(diào)。
不說不知道,千島醬風(fēng)靡全世界一個多世紀(jì),沒有多少人會想到千島醬的名稱來源于地域,更沒有人知道千島醬是唯一一種以美國地區(qū)名稱命名的沙拉醬料。
千島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紀(jì)初。在紐約克萊頓的一個小度假村里,有一位叫喬治的釣魚向?qū)В墓ぷ骶褪且龑?dǎo)打魚的游客在美國與加拿大圣羅倫斯河上的千島群島中穿梭垂釣。他經(jīng)常帶著妻子特制的醬料與前來打魚的人分享晚餐,久而久之,這種美味的醬料得到打魚者的認(rèn)可,口碑也漸漸傳開。當(dāng)時在紐約市非常出名的女演員梅·歐文嘗過這種醬之后,將它命名為“千島醬”,意思是來自千島群島的調(diào)味醬。梅·歐文向喬治的妻子請教了千島醬的制作方法,接著把配方給了華道夫·阿斯多里亞酒店的經(jīng)營者,店家把千島醬列入菜單內(nèi),從此千島醬有了接觸大眾的舞臺。
千島醬的原料非常簡單,主要有兩類。一種是調(diào)味料混合型,主要是蛋黃醬與橄欖油、檸檬汁、橙汁、辣椒粉、辣醬油、芥末醬、醋、奶油、辣椒醬或番茄醬等一起調(diào)和,口感以酸甜為主,醬汁味較重。
另一種千島醬則是香菜型,會放入新鮮的原材料,如剁碎的腌黃瓜、洋蔥、菜椒、綠橄欖、水煮蛋、香芹、西班牙甜椒、蒜或堅果(核桃或栗子)。這種千島醬味道清新,由于有了黃瓜和水煮蛋的存在,讓醬料更加清爽。低熱量和低脂肪,此醬很適合正在減肥的人士。
以上是網(wǎng)絡(luò)信息轉(zhuǎn)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