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日前下發通知稱,自今年1月1日起,免征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近年來,對于蔬菜流通環節免征增值稅的呼聲日益高漲,新年伊始,這項期盼許久的稅收政策終于 “落地”,其將對降低農產品流通環節成本和穩定蔬菜價格發揮怎樣的作用?
影響1:降成本“農超對接”更通暢
記者了解到,目前對于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業產品,國家已經實施了免征增值稅的優惠政策;而農業產品進入流通環節后,此前則要繳納增值稅。
對蔬菜流通環節征收的增值稅,此前主要有三類情況:銷售農產品未達到起征點的個體工商戶,免征增值稅;銷售農產品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按 13%的稅率征收;銷售農產品的小規模納稅人則執行3%的征收率。由此可見,新規對農戶和小商戶(菜販和小型超市)的影響有限,真正受益的是上規模的蔬菜配送企業和大型超市。
市商務局有關人士介紹,新規的實施對進一步開展“農超對接”將發揮促進作用。據了解,去年我市各大對接超市生鮮農產品集中配送額近10億元,如果今年仍然保持這樣的配送額,相關稅收專家就此分析,以行業平均稅收水平來算,對其增值部分免征稅收以后每年大約可以節約成本1000萬左右。
影響2:大型超市蔬菜價將更實惠
許多市民都有這樣的體會,相對于農貿市場,在大超市買到的蔬菜不少品種的價格會更高一些,而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超市的管理費、損耗率、以及稅收成本較高。
一些大型超市和上規模的蔬菜配送企業表示,免征蔬菜流通環節的增值稅,無疑是一大利好,因為我們以前所銷售的生鮮農副產品,一直是按照 13%的稅率來繳納增值稅的。利群集團的一位業務人員說,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免征以后,具體到哪一種蔬菜可以便宜幾毛錢,這個賬不太好算,但是新的政策實施以后節省下來的稅收成本,絕大部分最終會由消費者來受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