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6日報道: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在最新一期《求是》雜志就中國農業和農村的發展道路發表署名文章。文章中指出,中國耕地每年以幾百萬畝的速度被占用。今后一個時期,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保護耕地面臨的壓力會更大,必須堅決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
“促進農業發展、保障糧食等農產品供給決非易事,根本出路在于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溫家寶強調,第一就是堅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和水資源管理制度。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仍將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立足基本國情農情,同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關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任務。
關于發展現代農業,溫家寶指出,對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來說,立足國內解決糧食和主要農產品供給問題,始終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在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中絕不可忽視農業現代化。
“綜合分析各方面情況,今后保持農產品供求平衡的任務將更加艱巨。”溫家寶撰文稱,一方面,人口總量將繼續增長,城鎮化率和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將不斷提高,農產品的工業用途不斷拓寬,全社會對農產品需求會持續增長、質量安全要求不斷提升。另一方面,耕地和水資源緊缺、農業生產成本上漲、青壯年勞動力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等問題突出,農業穩定發展的難度越來越大。同時,國際上農業豐歉、石油價格漲跌、投機資本炒作、貨幣匯率波動等對中國農產品市場供求和價格產生明顯影響。
近年來,在保護耕地方面態度堅決、措施嚴厲,但耕地每年仍以幾百萬畝的速度被占用。今后一個時期,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保護耕地面臨的壓力會更大,必須堅決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溫家寶表示,“在這個事關民族生存發展、子孫后代長遠生計的問題上,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
溫家寶要求,總結一些地方建立耕地保護補償制度、加強耕地質量建設的成功經驗,加快建立健全耕地保護和建設的長效機制。同時,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力度,不斷提高高標準農田比重。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