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臺“質譜儀”讓瘦肉精無處藏身。
檢測人員在檢查食用油質量。
文/片本報記者李飛
春節即將來臨,如何保證節日期間百姓餐桌的安全健康?
如何檢測肉類中是否含有“瘦肉精”?如何知曉乳制品中的“三聚氰胺”不超標?近日,記者走進濟南市質監局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一探究竟。
22名檢驗員把關負責28個大類食品檢驗
1月12日上午,記者來到濟南市質監局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下簡稱“檢驗中心”)。在六樓檢驗室,記者看到,雖然已近中午時分,但身穿白大褂的檢驗員們還在忙碌著。
“年前這段時間太忙了。”檢驗中心副主任龍錦林表示,中心分為理化實驗組、微生物組和大型儀器組三個組。22名檢驗員負責28個大類的食品檢驗,包括整個濟南市生產企業和加工企業的所有產品。
“每天平均會檢測40-50個不同的樣品,包括糖果、炒貨、酒等等。”檢驗員陳欣告訴記者,春節前夕,中心針對食品植物油、肉制品、乳制品等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重點產品開展了專項監督檢驗。
肉制品檢測的重點主要包括瘦肉精(鹽酸克倫特羅)和亞硝酸鹽,“保證肉里不含一點瘦肉精。”陳欣說,乳制品的檢測項目主要是三聚氰胺和黃曲霉毒素m1;植物油則主要檢測其中的酸價和過氧化值。
瘦肉精檢測挺復雜要想出結果需要兩天
鹽酸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沙丁胺醇,這些聽起來頗為深奧的化學名詞,都叫“瘦肉精”。而三鹿事件更讓“三聚氰胺”臭名昭著。
“在所有的檢測項目中,瘦肉精和三聚氰胺的檢測比較復雜,其他相對簡單。”檢驗員陳欣說,生鮮肉主要檢測瘦肉精,香腸、烤肉等熟肉制品測亞硝酸鹽。
“是直接拿生肉放在檢測儀器上查瘦肉精嗎?”面對記者的提問,檢驗員笑了。“檢測之前需要經過多道程序,首先要做的是把生肉樣品鉸碎,像‘肉餡一樣,但要比‘肉餡還要細。”陳欣說,先取1千克左右的生鮮肉樣品,取其中的500克肉用粉碎機粉碎,另外500克備檢。
“500克生肉粉碎成肉末,充分混勻后,只取其中的2到3克裝入離心管。”陳欣說,這樣做是為了保證檢測樣品的代表性。之后,再在離心管中加入有機溶劑,通過震蕩漩渦儀的震蕩使管中的肉末和有機溶劑充分混合。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