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對于建設現代農業和推進新農村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靖安面臨難得發展機遇,從農機部門出發,如何按照“一產助推旅游、二產服從生態、三產激活全局”發展模式,提升全縣農機化綜合水平,推進現代農業建設進程,從而提高靖安知名度,增強靖安話語權,是我們思考的重點。
一、正確認識幾個關系
農村土地流轉水平高低與農機化、與現代農業發展息息相關。
(一)、農機化與現代農業
農業機械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基礎,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農業機械已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和各個領域,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已成為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大推動力,促進了農業集約化生產、安全生產和可持續發展。
(二)、農村土地流轉與現代農業
農業產業化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支撐,是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經濟發展的方向是產業化。在農業產業化發展中,規模生產的基本前提是農業生產的基本資源――土地能適度集中,即要有一定的土地規模。當前,農業生產規模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礙之一就是土地分散,土地凝固在千家萬戶分散的農民手中,土地資源不能優化配置。在這種情況下,要實現農業的規模生產和經營是不現實的。目前土地分散經營的狀況已經構成對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制約,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是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的必然選擇。
(三)、農村土地流轉與農業機械化
農村土地流轉與農機化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加快土地流轉,推進土地適度集中,使土地連接成片,形成規模經營,提高機械化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有利于農機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實現土地規模化經營,有助于機械化耕作及新機具、新技術應用,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推進城鎮建設進程;沒有土地適度集中經營,農業機械規模化就失去了舞臺,也失去了意義。反之,農機化裝備基礎扎實,為土地流轉提供了先進生產力和技術裝備,同時,農機化的高效生產率、節本增效也對土地向規模化集中提出了要求。
二、農機化及土地流轉現狀
1、農機化發展現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