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農業部門以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量大的“菜籃子”產品為重點,組織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機構對我市的主要農產品進行了例行監測和監督抽檢,共檢測蔬菜、畜禽產品和水產品69187個樣品,抽檢規模較上年擴大119.6%。從抽樣檢測的情況看,我市的農產品抽樣合格率保持較高水平,質量安全有保障。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蔬菜、食用菌和水果產品
2011年市農委組織全市農業部門在全市農產品生產基地、批發市場及農貿市場和超市,開展了蔬菜、食用菌和水果質量安全進行快速檢測和例行監測。全市共檢測樣品49552個樣,農藥殘留綜合檢測合格率97.5%。區縣農業部門開展蔬菜農藥殘留快速檢測47352個樣,檢測合格率98.5%。市農委組織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重慶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永川、涪陵、萬州和黔江等四個分中心實施例行監測2200個樣品,檢測107800項次,農藥殘留綜合抽樣合格率為96.2%。蔬菜監測了白菜類、豆類、綠葉菜類、甘藍類、瓜類、茄果類等大宗蔬菜種類,水果監測了柑橘、草莓、葡萄、桃、梨、等品種,食用菌監測香菇、平菇、雙孢蘑菇、金針菇、秀珍菇和杏孢蘑菇等品種。蔬菜水果的檢測參數包括甲胺磷、氧樂果、毒死蜱、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三唑酮、水胺硫磷、甲拌磷、百菌清、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氟氰菊酯、敵敵畏、乙酰甲胺磷、三唑磷、殺螟硫磷、氟氯氰菊酯、聯苯菊酯、溴氰菊酯、磷胺、久效磷等56項農藥殘留指標;食用菌檢測參數包括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甲拌磷、敵敵畏、馬拉硫磷、樂果、毒死蜱、乙酰甲胺磷、甲氰菊酯、多菌靈、吡蟲啉、熒光增白物質、鉛、鎘等29項農殘和熒光增白劑等指標。農殘超標參數主要是毒死蜱、多菌靈、氯氟氰菊酯、三唑磷等非禁限用農藥,檢測中極少發現高毒禁用農藥。造成農藥超標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生產過程中缺乏安排合理使用農藥的意識和知識,任意加大或減少用藥量;二是農藥使用安全間隔期未嚴格執行;三是施藥技術不到位。
二、畜禽產品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