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與工業信息化部1月12日聯合發布《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就此解讀兩部委最新產業政策動向。
解讀一:確保糧食供給安全。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完善食品標準體系,加快制(修)訂食品安全標準和相關標準,健全食品加工技術標準體系,重點制修訂食品添加劑、方便食品、肉制品、乳制品、飲料等行業標準,完善食品安全標準、基礎通用標準、重點產品標準和檢測方法標準。加強對國際標準的參與程度及對相關國家標準的追蹤研究。
解讀二:淘汰一批落后產能。將淘汰一批落后產能,重點在糧食加工、肉類屠宰加工、發酵、釀酒、乳制品等產能嚴重過剩領域。乳制品項目繼續從嚴核準,玉米深加工項目繼續實行核準制,大豆壓榨及浸出項目從嚴控制。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對大米加工、小麥粉加工、食用植物油加工、肉及肉制品加工、飲料、水產品、果蔬加工等關系國計民生的敏感行業制定嚴格的行業準入條件。
解讀三:加強外資準入管理。2007年11月,發改委與商務部聯合頒布 《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7年修訂)》,大豆、油菜籽食用油脂加工,玉米深加工被列入限制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11年12月29日,改革委、商務部發布2011年第12號令 《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 (2011年修訂)》,自2012年1月30日起施行。2007年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7年修訂)》同時停止執行。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修訂版《目錄》中,被列入限制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的食用油脂加工品種除了豆油和菜籽油外,新增了花生油、棉籽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棕櫚油等,幾乎囊括了所有品種。此外,大米、面粉也在新《目錄》中被列入限制外商投資產業目錄。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