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新寧縣崀山鎮寶豐園藝中心,果園里的臍橙樹紛紛穿上了防寒保暖的“外衣”。山頭上,一簍簍的臍橙被采摘下來;公路邊,果農們正在選果分級裝車。寶豐園藝中心負責人田正青興奮地介紹:“果園經過留樹保鮮改造后,臍橙可以保存銷售兩不誤,銷售期將延長到4月底,這樣錯開銷售高峰期后,產值可以翻兩番。”
邵陽柑橘曾是我市優勢產業,被周恩來總理命名為“雪峰蜜橘”的洞口蜜橘更是享譽中外。然而,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全國各地柑橘產業迎頭而上,邵陽柑橘品質發展滯后。面對這一狀況,市柑橘研究所立足重振邵陽柑橘金字品牌,扎實開展雪峰蜜橘增糖提質綜合技術攻關和試驗。2008年到2009年,該所在洞口縣設立溫州蜜柑的增糖提質試驗點,在新寧開展“崀豐臍橙”留樹保鮮實驗,通過一整套測土配方、生態防控、地膜覆蓋、保溫抗霜凍、可持續豐產等技術改造,邵陽柑橘的品質和保鮮技術得到了極大提升。2009年底,在武漢召開的國家現代農業(柑橘)產業技術體系匯報會上,邵陽臍橙與蜜橘分別創下糖度歷史最高峰值。2010年底,邵陽柑橘研究所“雪峰蜜柑”的增糖提質和“崀豐臍橙”的保鮮列入國家“十二五”柑橘產業技術體系項目。
與此同時,針對邵陽柑橘產業存在的品牌意識較為淡薄,缺乏規模果園與示范效應的現狀,市柑橘研究所在全市開展大范圍的以項目為平臺、以增糖提質為目的的雪峰蜜柑果園改造。通過近3年的努力,至2011年底,市柑橘研究所已在全市各地老果園開展測土配方近60萬畝,實施技術改造近萬畝。
“邵陽的柑橘具有國家品質,產業發展的空間十分寬廣。”2010年底,在邵陽考察柑橘產業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柑橘首席科學家鄧秀新表示,邵陽處于國家優勢柑橘產業帶上,只要解決大規模穩產提質,拓展加深產業鏈和做強做大品牌等產業問題,邵陽柑橘產業發展后勁十足,必將在全國占據有利地位。
汗水澆注了柑橘強農的希望,柑橘產業迸發了勃勃生機。2011年我市柑橘總產量預計達到40萬噸,比上年產量提高10%,已成為我市繼糧油、養殖之后的第三大農業產業。(楊立軍,朱小琴)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