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wǎng)北京1月18日報道:(記者楊文彥)近日,河南省數(shù)名農民工在街頭擺攤賣別墅討薪,并稱“歡迎各路貪官前來購買”,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有專家指出,他們的討薪行為屬非依法維權行為,農民工已經(jīng)到了必須轉換“討薪思路”的時候了。
擺攤叫賣別墅的農民工代表陳得州稱,去年5月,他帶著100多名老鄉(xiāng),在河南廣廈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清華·大溪地別墅項目務工,干的是泥工、模板工、鋼筋工,項目是從一個掛靠在河南廣廈建設工程公司一位名叫“崔戰(zhàn)爭”的人手里層層轉包的。在施工期間,由于河南廣廈建設工程公司供應的鋼筋和混凝土多次短缺,致使工程多次停工,本應幾個月完成的工程被拖到一年半才完成,好不容易熬到主體封頂,可承建方河南廣廈建設工程公司以開發(fā)商鄭州清華園房地產(chǎn)公司沒有付給工程款為由,拒絕支付100多萬元農民工工資。
陳得州說:“我們一共給清華·大溪地蓋了10棟別墅,按照市場售價每平方米都在萬元以上,每棟別墅價值都在數(shù)百萬,甚至上千萬,我們拿出其中一棟,幫老板低價轉讓,只賣137萬,我們100多農民工愿意在轉讓書上簽名畫押。”
滎陽住建局一位負責人也向記者證實,清華·大溪地在建的項目還沒有開工許可證,他們查過多次,也下過好幾次停工通知書,但是該項目可能是在利用休息日或者晚上施工。“這個項目確實存在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
遇到討薪難題不止陳得州等人,為什么農民工討薪如此難?北京義聯(lián)勞動法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黃樂平接受人民網(wǎng)記者時說:“農民工討薪難的原因包括很多環(huán)節(jié),但是不能回避的是,農民工自身也存在問題。只顧埋頭干活、吃苦耐勞,但缺乏維護權利的素質”。
“農民工也到了必須轉換‘討薪思路的時候了”,黃樂平說,“換個思路爭取權益,農民工在平時應多學習法律知識,自己發(fā)出聲音,不能寄希望于總是年底到政府上訪、到街頭討薪。這個群體要有自身的代言人、要有自身的組織來發(fā)表聲音。既然滎陽的農民工知道降價賣別墅換取血汗錢,就有希望更深入思考一個層次:有效運用社會動員和市場機制來為自己的權益討價還價。”
以上是網(wǎng)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