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區采取多條措施,促進了蔬菜產業快速發展。全區蔬菜播種面積完成25.2萬畝,同比增長14%;產量達到36.3萬噸,同比增長8.4%。
一是抓示范。抓好大觀鎮金龍村茄果類、瓜類為主的示范基地500畝,鳴玉鎮文化居委蔬菜示范基地1000畝,中橋鄉中溪村、普陀村辣椒套糯玉米示范片200畝。
二是抓品種。引種試種成功的燕白黃瓜、渝早茄四號渝椒五號、合作918番茄、迎春冬蓮王蓮白、金科糯2000、金科糯3000玉米、金船蜜本南瓜等10余種新品種,作為主要推廣品種大力推廣。
三是抓科技。通過多種形式開展蔬菜技術培訓,培訓人數達800多人次。加大《重慶市無公害蔬菜管理辦法》的宣傳力度。推廣防蟲網、生物農藥、粘蟲板等無公害生產技術20000畝次。加強蔬菜早春防凍和初夏抗旱的技術指導,推行科學抗災,指導農民“水路不通通旱路”,將不能種植水稻的田改種蔬菜和糯玉米,將災害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四是抓標準園。抓好蔬菜專業村標準園建設,重點是提高蔬菜種植規模,提高產業化程度,實行“產供銷”一條龍。現已基本建成大觀鎮金龍村500畝蔬菜標準園和鳴玉鎮文化居委1000畝蔬菜標準園。
五是抓合作社。加強對蔬菜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和指導,新成立8個蔬菜專業合作社,實行統一技術培訓,統一供應農資,統一對外銷售的“三統一”模式,農民組織化程度得到提高。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