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預計全市農業增加值320億元,同比增長3.5%;農民人均純收入9520元,同比增長16%。這是筆者昨日從市農委獲悉的。據悉,緊緊圍繞建設城鄉一體化、全面現代化、充分國際化的世界生態田園城市的總體部署,我市堅持以農村市場化推進農業的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品牌化,不斷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加快現代農業跨越式發展,實現了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
四大亮點有力見證發展成效
【亮點一】產業結構調整
在穩定提升糧油、蔬菜、生豬家禽三大主導產業的同時,2010年我市著力抓好獼猴桃、食用菌、茶葉、花卉苗木、伏季水果、中藥材等特色產業發展,特色產業產值對農業總產值的貢獻率達到21.8%,比上年提升9個百分點;生態有機農業加快發展,全市獲得有機食品(有機轉換產品)認證的農產品生產基地達到20.56萬畝、認證產品439個;設施農業連片推進,全市規劃的設施農業“七園、十片、七中心”示范建設初具規模,設施農業總面積達到32.7萬畝,比上年增長31.9%;高端農業發展提速,建成種植業制種育苗基地17個、養殖業畜禽良種繁育場81個,農產品精深加工率達到33.2%、比上年提升2個百分點,新增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5個,國家級農產品知名品牌累計達到39個。我市農業產業結構逐漸從傳統單一生產向特色、有機、高效方向轉變。
【亮點二】糧經產業高產高效示范
在2010年的基礎上,我市2011年組織實施了以“創建優質糧油高產示范片、創建特色產業高效示范片,建設年產千斤糧萬元錢示范基地、建設種子種苗示范基地”為內容的糧經產業“雙創雙建”示范工程,建成水稻高產創建示范基地13個、面積13.52萬畝,糧經高效示范基地27個、面積8.33萬畝,制種示范基地7個、面積2.85萬畝。水稻單產水平創12年來新高,其中“百畝攻關”平均畝產達797.19公斤,最高畝產達835.2公斤,糧經畝平產值達1.37萬元。同時,建成基本菜地36萬畝,蔬菜復種面積達到240萬畝,總產量達到520萬噸,有力保障了城鄉居民“米袋子”、“菜籃子”產品有效供給,得到中央領導和農業部的充分肯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