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菜市場買菜,您最關心的是什么?答案不外乎兩種:價格,菜品安全。價格,可以通過講價的方式多多少少降一些;而菜品安全,卻不是幾句話就能讓人放心的。如果有這樣一種模式:直接給菜農下訂單,您吃什么就訂什么,您訂什么菜農就種什么。蔬菜成熟后,菜農直接把菜送到您家中。您以為如何?這種模式,不僅讓您吃到便宜菜,更重要的是,您吃到的都會是“綠色”放心菜。在省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上,民建青海省委建議:建立城鎮社區居民與農村農民互惠互利機制。委員建議,各級政府應引導城鎮社區與鄉村簽訂互利互惠種植農產品協議,農民按城鎮社區居民需求種植農產品,并將農產品直銷到城鎮社區,城鎮社區也可直接到鄉村采購農產品。也就是說,在種植季節之初,農民聯系城市家庭成為他們的消費者,當蔬菜收獲時,農民將消費者預訂的份額送到約定地點。這樣讓農民直接獲利,還減少了流通環節,同時消費者也能了解食品的來源。記者連線西寧冷湖路社區主任邢忠芹擔心:蔬菜成熟后,居民變卦怎么辦?居民交了訂金,蔬菜質量不好怎么辦?如何確保農民和居民的利益?西寧韻家口鎮付家寨村農戶張玉輝也有同樣的擔憂:每年種菜,都靠自己的經驗判斷。如果下種的時候就能知道買家需求,當然是件好事。但如果買家變卦,那我們就虧大了。不過,社區居民要是能統一到菜地里買蔬菜,只要組織得好,我相信是件互利的好事。新聞鏈接這種模式,在國外稱為“csa”,翻譯成中文是“社區支持農業”。農民和消費者直接對接,農民尋找愿意預訂他們農產品的社區成員,在生產農產品時,少用甚至不用農藥化肥等化學品,直接把菜(果)送到社區居民家里。近幾年,北京、浙江、四川等二十多個省市共出現了約一百家“csa”組織。其中,“小毛驢市民農園”(由第一位公費去美國務農的博士石嫣一手創辦)已經成為我國“csa”模式的標志。他們開放的模式有兩種:一種是“配送份額”,農民來種,會員每周會收到農場配送的有機蔬菜;另一種是“勞動份額”,會員需要每周到農場參加勞動,“小毛驢”以30平方米為單位劃分了土地租給會員,自己種自己收。“小毛驢”提供種子、有機肥料、水、技術指導,很受城市消費者的歡迎。 來源:青海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