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覃巖峰)回顧剛剛過去的2011年,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好轉,主要安全生產指標同比實現“四下降”: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分別比上年度下降30.12%、15.44%、24.21%、23.7%。
安全領域創造“鄭州經驗”
2011年11月22日,《中國安全生產報》頭版以《河南鄭州疊加增加工作法堅守紅線》為題,對我市創新安全監管機制的做法進行報道。12月9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對我市創新安全生產目標績效考核及激勵約束機制等做法成效進行專題調研。青島、昆明、南寧、三亞等城市先后學習我市經驗做法。
面對上級部委機關的肯定,兄弟城市的贊譽,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局長李剛良把我市創新安全監管工作的做法總結為“六個堅持”,其核心就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堅持安全第一,把安全生產擺在首要位置。
我市安全生產工作堅持在“三個體系”上求突破:一是健全安全生產目標責任體系;二是健全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三是建立安全生產行政效能監察體系。其《鄭州市安全生產黨政同責制度》明確規定:“黨委、政府一把手是安全生產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其他分管領導按照‘一崗雙責要求,既要負責分管范圍業務工作,又要負責分管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
市委、市政府更將這種重視落到了實處。2011年,我市把市安全生產監察大隊升格為副縣級監察支隊,增強了安全監管執法能力。各縣(市)區政府也都把安全生產工作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首位”,加強領導,調整常委或常務副縣(市、區)長分管安全,保障機制,落實責任,實行領導分包隱患。金水區、二七區、中原區、管城區等縣市區更是設立了安全生產專項資金,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預防綜治并行構建安全壁壘
安全生產事故,重點在預防,而隱患排查治理是預防事故的最直接手段。
來源:鄭州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