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委員蘇錦平眼下最掛心的事是,如何貫徹落實省里“三群”聯動的部署,推動福建茶產業走上提質增效的壯大之路。
作為上海大不同天山茶城的掌舵人,蘇錦平積極“回歸”家鄉寧德,投1億多元建設閩東大不同茶葉加工中心,并耗資2000多萬元從日本引進sjp全自動化不落地紅茶生產線。“只需2名操作人員,生產線就能實現全程監控,衛生、安全、便捷。”
“其實,不僅我們企業,整個福建茶產業都迫切需要強筋壯骨,提質增效是福建茶產業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蘇錦平說,近年來,福建茶產業發展迅猛,但發展中存在瓶頸現有茶企多為小茶廠,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弱,影響了福建茶產業整體效益的提高。“以2010年為例,福建茶葉產量達27.26萬噸,居全國第一位,但出口額僅列全國第三。”
蘇錦平說:“小規模和分散經營影響了茶產業的綜合競爭力,要扶強扶優龍頭企業,走龍頭企業帶動基地生產的產業化路子,鼓勵發展創匯型和品牌型茶企。”他建議,在稅收上采用先繳后補的方式給予龍頭茶企優惠,在人才引進、銀行融資等方面優先保證龍頭茶企需求。同時,在龍頭茶企優先試點農業保險制度,并加大政府農業專項資金扶持力度等。本報記者嚴順龍
來源:東南網-福建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