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6日報道:最新一期《求是》雜志發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文章《中國農業和農村的發展道路》。文章指出,當前,有必要、也有條件大幅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將推進征地制度改革,保護農民利益。本屆政府要出臺這項改革的相應法規。
文章指出,城鎮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30多年來,城鎮常住人口增加了5億人,其中有相當數量是進城的農民工。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史無前例,世所罕見,既改變了億萬農民的命運,更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文章稱,需要注意的是,推進城鎮化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對存在的問題要有清醒認識,對今后可能遇到的矛盾、困難甚至風險要有充分估計。文章特別強調三點:
第一,把促進人口城鎮化作為重要任務。近些年來,城鎮建設日新月異,規模迅速擴大,人口明顯增加。但進入城鎮的農民工,絕大多數還只是有就業而難以安家。這顯然不符合大多數農民工尤其是新生代農民工的愿望,但要使進城農民工真正成為城鎮居民,絕不是改變一下戶籍那么簡單。
文中提出,如何促進人口城鎮化,至少有這樣兩個關系長遠的重大問題必須考慮:
一要合理引導人口的流向。大量農民工向少數大城市、特大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集中,極大地推動了這些地方的經濟增長,但同時也提高了這些地方人口城鎮化的成本,甚至超越了這些地方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不可能只靠幾個城市圈和少數經濟發達地區來完成規模巨大的人口城鎮化。
因此,必須一方面采取措施讓具備條件的農民工在就業所在地逐步安家落戶,另一方面,加快調整地區生產力布局,引導產業向內地、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轉移,讓更多農民就地就近轉移就業。這既是促進人口城鎮化的重大舉措,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大任務。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