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人人網以及各大論壇上廣泛流傳:“朋友們,當你們在回家的火車上,看到過道里站著躺著的農民工時,不要因擁擠不便而厭煩他們。因為他們不會網上訂票,也不懂怎么電話訂票,買票的時候,怎么能搶過我們呢?他們離家那么遠,在辛苦了一年后,比我們還急切著回家。請體諒他們……”簡短的一段話,但是卻字句暖心。
農民工是城市生活中最底層的一群人,但他們卻為這個城市的發展盡心盡力的奉獻自己,寬敞的馬路;高樓的都市;可供消遣的娛樂場所……每一項都有他們的貢獻。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在外辛苦工作的他們是最著急回家的,想念家中的老父老母,想念家中的孩子。。。每年的這個時候是他們最高興的一刻,領到一年的工錢,終于可以滿載而歸回家團聚了。但是一想到春節回家的票,又是苦上心頭。他們很無奈。。。
曾有一位農民工給鐵道部寫信,講述他連續多次到火車站排隊買票而未能如愿的經歷。“窗口的工作人員每次都跟我說,網絡和電話訂票要早幾天,票一放出來,就在網絡上被搶光了……原先通宵排隊還總有一點希望存在,現在什么都沒了。我不會上網,網購車票對我們這群人來說不現實。”簡短的話語,反映出他們最真實的現狀。而在目前這種供需關系嚴重不平衡的大背景下,雖然購票窗口前有形的隊伍大大縮短了,但在網絡和電話旁,春運的乘客們依然在進行著無形的“排隊”。對于不少年紀較長的農民工,布滿老繭的雙手也許從未接觸過鍵盤和鼠標,更不知道什么是網銀;即使有一些懂網絡的年輕農民工,也不能像城市白領那樣擁有自己的電腦,能夠隨時上網購票。當他們穿越大半個城市趕到火車站,或是在下班后匆匆沖進網吧的時候,返鄉車票可能早就被網絡上的人們搶購一空了。依靠吃苦耐勞的精神也許可以換來他們的溫飽,能在城市里艱難的生存,但在知識的壁壘面前,卻是完全行不通的。
針對農民工火車票“購票難”的問題,也很快引發社會各界的重視。目前最為流行的“回家互助聯盟”方式時可以幫助到農民工的。但是還是需要大家的幫助和指導。“巧拼車”希望有關拼車平臺和社會好心朋友能為農民工春節回家提供幫助。我們巧拼車是專業的“租車拼車”平臺。我們可以為與農民工同鄉的人提供智能匹配拼車服務,同時還可以為沒有車的農民工提供租車服務。巧拼車平臺從乘客自身方面考慮,可以幫助農民工從實際上解決購票難的狀況。巧拼車現在面向社會發布志愿者招募令,號召每一個人伸出援助之手幫助農民工順利回家,圓農民工“我們要回家!”的夢!
來源:中國經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