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腳步的臨近,除了大掃除、辦年貨外,人們還要貼春聯、請財神,趕大集。日前,龍德廣場別具匠心籌備了一場“室內趕集會——龍廟會”,原汁原味地將老北京過年的傳統文化和民俗風采全面呈現給市民。活動當天,龍德廣場中庭的“廟會街”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數十位民間藝人紛紛現場獻藝,真實再現了老北京的過年習俗,讓前來趕集的顧客大飽眼福、口福和耳福。許多市民直呼“在購物中心里趕集,很過癮!”
民間藝人精湛技藝折服大朋友小朋友
從一氣呵成的對聯,活靈活現的小老鼠上燈臺糖人,到靈動欲飛的草編蝴蝶,及至憤怒的小鳥面人,民間藝人用精湛的技藝深深折服了在場的每一位觀眾。每位民間藝人的周圍都擠滿了歡樂的人群,孩子們紛紛央求老藝人制作自己喜歡的造型,大人也忍不住駐足欣賞。而人們只需要憑借當天任意消費的購物小票就能換得自己心儀的手工藝品。現場觀看糖人、面人和草編的制作過程充滿了無限樂趣,不僅喚醒大人們久違的童年記憶,也激發了小朋友無限的好奇和熱情。現場制作的糖葫蘆、關東糖,讓小朋友和年輕人大快朵頤,甜在嘴里,美在心里。
在熙攘的人群當中,有個展位前排起了長隊,記者上前一看原來是書法家正在免費為市民書寫春聯和福字。剛剛拿到春聯和福字的王女士興高采烈地告訴記者:“每到過年,家里都會貼春聯掛福字,為的就是討個好彩頭。出于跟王女士相同的心理,排隊求“福”字和對聯的顧客特別多。大家覺得,與印刷的對聯和福字相比,書法家現場書寫的對聯和福字更有念想和年味,排隊等待也是值得的。
拉洋片、耍雜技喚醒傳統廟會古老記憶
過年逛廟會、看雜耍是許多中老人的美好記憶。如今雖然廟會年年有,可是這些傳統技藝卻看不到蹤影。在龍德“龍廟會”上,拉洋片、柔術、耍大缸等傳統技藝的精彩上演讓觀眾為之震撼。
來源:中國經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