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業基本面來看,2011年四季度,乳制品行業整體發展態勢較好。在乳制品的恢復性增長過程中,行業集中度、企業整體競爭力、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都得到了提升。這主要得益于消費市場的持續增長,國家政策的有力支持。
不過,在奶牛存欄量增加、牛奶產量穩定、原奶質量提升等有利背景下,乳制品行業尤其是奶粉領域仍面臨壓力。
首先,原材料成本壓力加劇,進口奶粉均價不斷上漲,國內原奶收購價也呈現穩中有漲趨勢。其次,洋奶粉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并頻頻提高產品價格。
面對日益上漲的原材料成本壓力及洋奶粉的沖擊,我國乳制品企業可從以下幾點著手:
首先,優化產品結構,推動產品朝高端化、多元化發展。目前,乳制品行業已形成了液態奶、奶粉等許多細分領域,每個領域利潤空間并不相同,各種產品毛利率存在較大差別。因此,要提高企業利潤空間,產品結構的優化至關重要。
其次,重塑消費者信心,加大研發力度,開發差異化產品。在洋奶粉的巨大壓力下,我國乳企首當其沖的任務是打破消費者的疑慮。這就要求企業進一步加強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并讓消費者充分了解企業的決心和努力。根據中國寶寶的營養需求研制出本土化差異產品,是企業拓展奶粉細分市場的途徑之一。
最后,加大規模化牧場建設,打造全產業鏈模式,為乳品質量安全護航。
盡管洋品牌的進入加劇了我國乳企的競爭,但是我國乳企畢竟具有本土優勢。隨著集中度的提高、全產業鏈的形成、研發力度的加大和管理的強化,國內乳制品企業完全有機會形成較強的競爭力,在與“洋奶粉”的競爭中獲得應有的市場份額和空間。
來源:中國經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