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本報記者黃春英
2011年歲末盤點,一個只有6名工作人員的鄉級市場黑龍江新勝蛋禽批發市場交出這樣一份成績單:
輻射收購半徑200多公里;
帶動養雞戶1.9萬戶、蛋雞飼養量3000萬只;
年轉化糧食12億公斤,糧食過腹增值8億元;
日銷售鮮蛋600多噸,年累計銷售鮮蛋25萬噸,相當于全省一年雞蛋銷售量的1/4;
2011年銷售額達18億元,拉動養雞戶純收入8億元,養雞戶均收入4.2萬元;
拉動相關產業創收1億多元,人均創收1.4萬元。
新勝禽蛋批發市場歷經多年不懈的努力,以小小的雞蛋開創出了一個大市場、做成了一個大產業。
新勝禽蛋批發市場的成績,也讓我們看到我省畜牧業實現糧食過腹增值、農民增收的潛力;看到我省發展畜牧產業化、帶動農民致富的前景和方向。
小雞蛋闖出大市場
雙城市新興鄉新勝村是遠近聞名的養雞村,全村60%的村民都養雞,李輝武是其中的養雞大戶。他告訴記者,2000年以前村里的雞蛋好難賣,銷路也局限于省內。經常是五六天才來一輛收購雞蛋的車,一輛車走四五家就裝滿了。那時雞蛋在家里堆上十幾天是常事,天氣熱時他不得不忍痛扔掉那些變質的雞蛋。那時他真想放棄養了十幾年的雞。
2000年5月,在省、市、縣、鄉四級政府的共同投資和努力下,新勝禽蛋批發市場成立。很快吸引了鄉里的40多個雞蛋經紀人入市合力找銷路。不久,廣東、福建、浙江的客商紛至沓來。
李輝武說,有了市場,村里的雞蛋不愁賣了,價格還漲了。現在,收雞蛋的車每天在村里穿梭。他養的雞也從當初的1000只,發展到現在的1萬只,今年他靠賣雞蛋賺了20多萬。雖然家里還種了20多畝玉米,但種地的收入才5000多元,只是養雞收入的零頭。他的這1萬只雞一天就要吃進1噸玉米,家里種這點玉米只夠雞吃半個月,村里30多戶農民生產的玉米都被他包了。
為提高我省優質雞蛋的價值,打造自己的品牌,新勝蛋禽批發市場成功地申請了“綠色標志”,成為我省第一家綠色雞蛋經營企業。
來源:黑龍江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