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獲悉,2011年,河南省在全國率先取消了農業綜合開發縣縣級配套,所配資金全部由省級財政承擔。當年,該省農業綜合開發累計完成260萬畝中低產田改造、高標準農田項目區,共新增糧食9.1億斤,為全省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1100億斤大關做出了積極貢獻。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主任井劍國對記者表示,2011年,在調整農業綜合開發縣級財政配套資金比例方面,河南省全部取消了全省所有農業綜合開發縣縣級配套資金,改由省級財政承擔,同時在24個農業綜合開發重點縣中,首創涉農資金整合機制。與此同時,全省農業綜合開發在機制創新方面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積極爭取了中央財政新增資金2.8億元,居全國第一;在糧食核心產區規劃了5000萬畝中低產田改造和260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庫;特事特辦加快抗旱應急工程建設進度,在國家計劃未批復之前,先將省級配套資金預撥市、縣;建立資金撥付和工程進度旬報制度和績效考評、獎優罰劣、競爭立項等機制;頒布實施了《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條例》,使農業綜合開發走上依法管理、依法保護、依法推進的階段。井劍國表示,在上述措施的保障下,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取得了好成效:2011年,全省投入中低產田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財政資金21.8億元,完成計劃110%,財政資金比上年增長26%;新打和修復機電井3.3萬眼,開挖疏浚溝渠7810公里,修主干和生產道路7850公里,項目區生產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特別實施的一批抗旱應急灌溉工程,較早投入使用,充分發揮了作用;同時,農業綜合開發在22個縣投入1500萬元開展的糧食增產科技支撐計劃,輻射帶動1000萬畝,每畝增產近100公斤。 來源:中國財經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