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南充市儀隴縣大儀鎮銅鼓村六組時,看見村民王山榮正忙著做旱育秧床。“他是銅鼓村種糧大戶,正月初二就下地忙著管理小麥和油菜了。”同行的大儀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李發德說。
記者看到,王山榮做的旱育秧床相當規范標準,新上的農家肥散發著刺鼻的沼氣味道。
王山榮告訴記者,他家共有19.5畝田地,其中轉包外出務工人員田地5.5畝,今年春種計劃種植春玉米9畝,優質水稻9畝,蔬菜1.5畝。在春節前種子、化肥等農資就已全部備齊,玉米早在正月初四就下種育苗了。
談到種植效益,王山榮充滿信心:“如果風調雨順,加上科學管理,可收獲玉米3200公斤,稻谷4500公斤,按目前市價計算,玉米和稻谷收入可達1.5萬多元,1.5畝蔬菜少說也有8000元的收入,收成可望達到2.3萬元,除去成本和轉包土地費用,再加上今年種糧補貼,收入超過2萬元不成問題”。
王山榮興奮地說,現在種田不但不交稅,政府還給補貼,“種田越來越劃算了!”
來源:四川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