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當前的基本面與消息面支持玉米價格上漲,但漲幅如此之大已經透支利多因素,近期或是賣出套保良機。
節后連玉米承接此前上漲勢頭,自去年低點以來已經上漲超過200點。盡管當前的基本面與消息面支持玉米價格上漲,但漲幅如此之大已經透支利多因素,近期或是賣出套保良機。
全球經濟隱憂仍存
1月公布的各國pmi指數顯示全球經濟形勢有所好轉。1月中國制造業pmi指數為50.5%,連續兩個月回升,其中原材料庫存持續增加,更被市場解讀為重大利好;美國ismpmi指數為54.1%,表明其制造業連續30個月處于擴張周期;歐元區制造業pmi為48.8%,創下5個月以來新高;jp摩根全球制造業pmi指數為51.2,為7個月來新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經濟數據可能由于春節因素而出現偏差。匯豐銀行(微博)公布的pmi指數仍處于50下方,表明中國中小企業經營活動仍持續萎縮,中國經濟可能仍處于下滑過程中,只是下滑趨勢較前期趨緩。歐洲債務危機仍未完全解決,歐元區內發展不平衡,德國一枝獨秀。標普認為歐洲經濟可能在今年四季度才會見底。
外盤玉米表現乏力
前期的南美天氣炒作仍未結束,市場預期美國農業部即將公布的供需報告將調低南美玉米產量。春節期間,歐洲的惡劣天氣可能影響其該地區特別是烏克蘭的作物生長,再加上俄羅斯可能對谷物出口征收關稅,在此情形下,市場認為傳統進口國家日本、韓國可能將進口重新轉向美國。最近的美玉米出口銷售數據改善也印證了這點。
但春節期間外盤玉米是跟隨小麥上漲,并非主導品種。美麥指數在這一波反彈中上漲13%,而玉米則低于10%。cbot玉米3月合約一直維持在640一線窄幅振蕩,根據盤面計算,國內進口玉米仍有小幅盈利。因此,如果國內玉米價格高企而外盤疲軟,可能導致玉米進口增加。
玉米價格高企導致小麥替代量增加
國家發改委上周宣布,2012年生產的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分別提高到每50公斤120元、125元和140元,比2011年分別提高18元、18元和12元。此消息一出,強麥與早秈稻期價均大幅上漲,早秈稻價格更是接近歷史高點。但是國內小麥供應充足,預計后期漲幅有限。
來源:期貨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