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鄲市永年縣酥魚名聲久矣。近日,在永年縣廣府古城,香味撲鼻,但見城內的臨街門面隔三差五有人支起砂鍋在煮制酥魚,惹得進城觀光的游客直流口水,忍不住掏出荷包買上一鍋嘗嘗。據永年縣有關部門粗略統計,約有5萬多農民從事酥魚加工和銷售,年均收入8000元左右。
永年酥魚骨酥刺爛,魚形完整,老少皆宜。在民國年間,酥魚出售就成了各飯館熱門食品。人們吃魚最擔心的是怕魚刺扎嗓。不知是那個師傅,創造一種制作方法,再大的魚骨也能酥爛,而魚形照樣完整如初,魚肉味道鮮美。魚骨是磷、鈣最多的物質,過去白白扔掉,十分可惜,如今變成了可口的食品,而且營養價值頗高。
據悉,永年縣是河北省內陸漁業重點縣,擁有14400畝無公害水產品養殖基地,淡水魚種類繁多。該縣酥魚加工歷史悠久,形成了以廣府、南沿村、張西堡三鎮為中心、輻射周邊40多個村街的酥魚加工區域。
該縣張西堡鎮借馬莊村農民李半梅是個酥魚加工大戶,她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加工和銷售酥魚,由于她煮制的酥魚骨酥肉嫩,品味正宗,周邊五六個縣區的客戶都來李半梅家購買酥魚,有時還能銷售到省外市場。李半梅說,如今她家每家的酥魚銷售額每年都在20萬元以上,收入比丈夫外出打工還強哩。為把酥魚產業做大做強,永年縣近年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一方面通過資質審查,把酥魚加工企業和個體加工戶聯合起來,統一標識,利用名牌效應參與市場競爭。另一方面與養殖戶簽訂產銷協議,實行定單漁業。從而讓廣大養殖戶和加工戶吃了“定心丸”,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酥魚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來源:燕趙都市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