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年產高山反季節蔬菜30萬噸
種植面積有10多萬畝,初步形成一批特色蔬菜生產基地,菜農戶均增收3000多元
這幾天,春寒料峭,但在永泰縣梧桐鄉陽椿村的高山反季節蔬菜種植基地內,許多村民正忙著采番茄,采下的番茄經篩選、裝箱后,將被運往福州的蔬菜市場。
近年來,永泰縣利用多數鄉鎮海拔高、氣溫低的特點,推廣高山反季節蔬菜種植,年產量接近30萬噸,其中70%銷往福州各大市場。
蔬菜輪種增效益
正忙著采摘的村民何受清向記者介紹,基地這幾年全部裝上了鋼架大棚,種植規模從原先的10畝擴大到現在的50多畝,還引進了以色列番茄、寶馬番茄等生長周期短、掛果量高的優良品種。
“我們采用了嫁接技術,以茄子、西瓜等品種作砧木,達到早結果、增強抗病蟲害能力的目的。”何受清說,原來露天種植時番茄畝產量只有2000多公斤,采用新技術新品種后,產量達到1萬公斤左右。現在基地里除了番茄,還有苦瓜、四季豆等多個品種的蔬菜。為了保證充足供應,一塊地一年內輪種各種蔬菜六七茬,產量不斷提高。
何受清說,雖然一年下來忙碌辛苦,但收益還不錯,像他這樣的大棚種植戶平均年收入能達到10萬元。
無公害種植銷路暢
永泰大多數鄉鎮海拔高,氣溫低,蔬菜生長時間長,蟲害少,使得蔬菜外觀與色澤均屬上乘,口感甚佳。
永泰縣農業局潘錦山博士告訴記者,與同類蔬菜相比,夏季永泰蔬菜上市時間會晚20天~30天,而秋季大概早20天~30天。錯峰上市,使得永泰蔬菜的銷路暢通。
“永泰反季節蔬菜能獲得市場肯定,主要在于它優良的品質。我們這里的蔬菜多用農家肥和有機肥。”潘錦山說,為了更好地對農藥、化肥進行把關,縣農業局要求村里統一購買種子、化肥、地膜、農藥,統一錯期育苗,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銷售。
惠農政策助發展
種植高山反季節蔬菜前期投入高,如搭建鋼架大棚等設施,平均每畝就需投資近2萬元,這對種植戶而言負擔不輕。
為了調動農民積極性,市、縣有關部門給予了資金和技術的雙重扶持。一方面,各級農業部門給基地撥付了每畝12000元的經濟補貼,另一方面當地農業部門也積極向農戶推廣增產技術措施。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