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從13個人、100萬美元起步,振華重工多年來始終堅持科技創新。在世界集裝箱機械生產領域占有領先地位之后,又在加速向海洋工程裝備制造領域擴展。振華重工組建了以研發、改進和合作創新為核心的三個創新體系,即以博士后工作站、陸上重工設計研究院、海上重工設計研究院、相關部門和單位為主體的“一站二院七部九基”的科技研發體系,持之以恒地創新、創造、創業,讓振華重工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剛剛過去的2011年,上海振華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收獲頗豐:海工配套件產品一舉中標新加坡swiber公司海洋石油鋪管船全套甲板設備,這是中國企業首次將鋪管系統推向國際市場;振華重工承建的美國新海灣大橋鋼結構項目完工,這是中國企業首次承擔大規模復雜鋼構橋梁的建造項目,讓世界頂級橋梁貼上了“中國制造”的標簽……
完成4000噸全回轉浮吊
2004年,振華重工接到了研制亞洲最大的4000噸全回轉浮吊的任務。“超過900噸的浮吊都依賴進口,我們還沒有嘗試過做千噸以上的浮吊。”振華重工海工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嚴兵回憶當初的研發情景時說,“那時從國外進口的最大起重量的浮吊也就是3800噸,國內無論是從鋼材、制造設備、制造技術都沒有達到能夠承受4000噸重的水平,可以說,我們是硬著頭皮接下這個任務。”
從浮吊的吊鉤、臂架等環節入手,嚴兵和他的團隊攻克了一個又一個“堡壘”,兩年半之后,嚴兵他們漂亮地完成了任務,而且攻克了高強鋼的焊接工藝和技術、自重超過90噸超大型負荷4000噸級吊鉤的制造工藝技術,并自主完成了包括電控、安全保護和主要機電配套等核心部件的全部設計與制造,實現了技術和產品的跨越式升級。
來源:中國經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