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以來,國內大豆市場出現了一輪長達10年的大牛市,其內在動力來自于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產生的大豆蛋白和豆油需求的迅猛增長。可以說,只要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持續,未來大豆市場的牛市也將會持續。
中國城市化進程仍會持續
經過20多年的高速增長,目前中國經濟經逐漸進入結構調整期。中國擁有世界20%的人口和占全球11%的gdp,但其消費額只占全球的3%,因此,中國在增加消費需求方面仍有很大的調整空間。另外,中國還擁有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可以選擇的政策調控手段也很多。因此,雖然問題很多,但只要應對得當,未來中國經濟將不會出現硬著陸。我國政府從2011年開始對高房價和高通脹進行主動調控,目前已經初見成效,房價和通脹水平均開始回落。目前,我國的城市化程序僅為52%,經過結構調整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仍會持續,未來10年中國經濟仍有望保持增長。
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將使城鎮居民飲食消費結構進一步升級,對動植物蛋白的消費將持續增長,這將從根本上支撐大豆市場的牛市格局。
豆價底部逐漸上移
近兩年來,由于原油價格高企,農藥、化肥等生產資料價格不斷上漲,再加上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國內農作物的生產成本也不斷上升。從目前的情況看,由于原油價格受地緣政治影響仍維持在100美元/桶的高位,2012年春播時的農藥、化肥以及農機柴油等成本仍將高企,人工成本繼續保持剛性增長。根據調查,今年東北地區的包地費用也大幅增加,由去年的4000元/坰(公頃)增加到5000元/坰。因此,預計2012年大豆的種植成本會較去年上漲10%—20%。
為了保護農民利益,增加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國家連年提高國產大豆最低收購價。2010年國儲最低收購價是1.90元/斤,2011年增加到2.0元/斤。預計2012年國家對國產大豆的最低收購價會再次提高,這將進一步推動國產大豆底部區間上移。
種植面積持續下降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