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在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窯店鎮峪頭村綠康源果庫的蘋果出庫口停著3輛大貨車,2臺叉車正在把蘋果從庫里運出來、裝上車,3名工人也忙得不亦樂乎。涇川當地果農在經營上巧打“時間差”,讓蘋果住進“空調房”后“身價”提高,蘋果賣上了好價錢,鼓起了他們的錢袋子。
綠康源果庫經理王治宏介紹,去年他的果庫貯存了3000多噸蘋果,自己收購150噸,為其他果農代存2000多噸。春節前后一個多月,他們就銷售了1000噸精品紅富士,大都銷往四川資陽、宜賓,廣州、珠海等城市。問及銷售價格,王治宏一臉喜悅地說:“冷庫貯存保證了蘋果純正的顏色和味道,因此售價普遍上漲20%左右。成熟期優質蘋果收購價在2.7元左右,如今出庫輕輕松松就到了3.2元,僅此一項我存的150噸果品就多收入15萬元。”果農胡小明告訴筆者,他在綠康源果庫存了自家生產的蘋果,還收購了一部分,總共存了10萬斤蘋果,這一項他就收入了5萬多元。
涇川縣是農業大縣,蘋果種植面積達到40萬畝,2011年蘋果產量達到25噸以上,每年豐收時節,蘋果扎堆上市,不僅賣不了好價錢,還導致優果率下降,不利于產業的良性發展。近年來,該縣把果品氣調庫建設作為實現貯藏增值,做強產業優勢,延長產業鏈條,增加果農收入的重要舉措來抓,廣泛吸收民間資本,鼓勵果品大戶集資興建果品氣調庫,讓蘋果住進“空調房”,實行錯季銷售,不但解決了果農貯果難題,而且通過貯藏保鮮提升了果品的商品價值,讓更多的蘋果變成了農民致富的金果。至目前,全縣建成各類果品貯藏庫4260個,果品貯藏能力達到16.8萬噸,其中冷藏氣調庫22座,貯藏能力8.3萬噸。(趙永剛;羅保虎)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