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將至,同心縣河西鎮農場村村民丁良志近幾天卻忙著尋思如何才能和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領導拉上“關系”。“哥哥丁良成去年種的玉米新品種,經過統一管理施肥播種,畝產比自己種的高出300多公斤。”丁良志說,今年他也想種植新品種。
畝產多出300公斤是個什么概念?丁良志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公斤玉米若按2元的價格銷售,一畝地將多賣出600塊錢。該縣農技中心農藝師金鑫說,河西鎮去年開展玉米整鄉整建制高產創建活動,目前畝產量都在1000公斤左右,丁良成播種的是“高高產”,畝產達1300多公斤。
河西鎮自2008年被列入農業部萬畝單種玉米高產創建示范點以來,玉米高產創建工作從未間斷。去年,同心縣對該鎮實施了整鄉整建制高產創建活動,重點推廣“一增四改”高產栽培技術。同時,農技部門進行“測土配方”改良土質,7.98萬畝玉米去年平均畝產量達979.27公斤,創寧夏玉米大面積單產歷史最高水平。
“以前只會低頭拉車不知抬頭看路,習慣了給莊家施二銨和尿素,卻不知土地還缺鉀。”村民王希軍說,去年科學施肥后,他家玉米畝產過千公斤,18畝地較之前增收過萬元。
來源:農業部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