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持續濕冷,原本固守菜地的農民伯伯們發現今年販菜可能是個賺錢的好行當。而市民則含恨吃不上往年同期早該大量上市的時鮮菜蔬。記者2月29日從朝陽蔬菜批發市場了解到,從正月十五起,到現在本地菜上市量一直不足,菜價普遍要比去年同期貴上10%。
菜農奔赴南方販菜忙
“以往40天就熟的蔬菜生長期至少得拖到60天。”去年的春天在惠山區玉祁街道禮社村種菜的菜農們因為菜價過賤而只能放任包菜、花菜爛在地里。今年同樣是春天,來自鹽城濱海在無錫種了20多年菜的菜農范龍友看著田里正在種著的番茄、香菜、菠菜長勢緩慢可是頗為憂心。記者2月29日下午與他取得聯系時,他正在朝陽蔬菜批發市場跟客商熱火朝天地談生意。范龍友告訴記者,雖然地里蔬菜長勢緩慢,但是就他而言每天仍然能送上30噸蔬菜到批發市場來,其中僅僅有兩三千斤是產自自家地里,更多的則是來自他奔赴浙江、福建、廣東等蔬菜基地組織來的貨源。“現在無錫蔬菜普遍供應減少,誰搞到貨源就賺錢。今年的行情好得不得了!”說到這,范龍友可是喜滋滋的。不過他也表示,自己一向不僅僅是固守土地的菜農,同時也是根據市場行情轉型為菜販。他也透露,跟南方省份這些蔬菜基地交涉,他一個人的精力和人脈資源也搭不夠,因此他們專門有一個團隊在共同操作這件事情。
小菜農回家歇業
但是這樣的好事也僅僅局限于范龍友這樣已經在蔬菜行業摸爬滾打多年菜農、菜販雙重身份變化自由,抗風險能力才如此之強。而在五里新村菜場擺攤賣菜的自產自銷戶劉師傅就沒有這么好運了,他告訴記者,明天他就不來菜場賣菜了,因為這一茬地里成熟的菜已經全部賣完了,等下一波葉菜可以采摘上市,那得一周以后。這一周他打算就此歇息了,因為像他這種小戶,拿的量少,就算是去批發市場,也拿不到那些大戶拿到的價格。價格拿高了,就算是老顧客也不會像以前那樣照顧他生意了,因為就是看中他家賣的都是本地菜,新鮮便宜,與其這樣還不如這段時間索性不做生意的好。
時鮮量少價格“嚇勢勢”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