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份以來,主要農產品期貨品種紛紛上演迎春攻勢。豆類、玉米等相關品種均表現突出,截至3月2日(上周五),豆一指數收盤價較1月4日上漲3.78%,豆粕指數上漲6.90%,豆油指數上漲3.58%,玉米指數上漲5.66%.棕櫚油、菜籽油等其他農產品期貨也多一路飄紅。是什么因素推動了農產品的這一波上漲?
油脂油料供需逐漸回暖
從供給來看,隨著informa economics、agroconsult等多家機構下調南美預估,市場預期2月美國農業部(usda)報告也將調降美豆的期末庫存及南美產量,現實與預期共同推動了行情持續向上攀升。當前南美大豆產區除部分地區偏干旱外,大部分地區的土壤狀況良好,而且巴西北部大豆開始收割,進度快于去年同期。對于南美,后期關注的是減產幅度的變化,天氣炒作告一段落。usda在2月23-24日年度展望大會上公布2012年美豆種植面積預估為7,500萬英畝,數據略顯利空。但在3月末的種植意向報告發布之前,市場仍存在炒作的可能。春節后,國內港口大豆庫存出現小幅回落,目前港口大豆庫存在660萬噸左右,分銷價在3850-3900元/噸之間,較年前上漲100-150元/噸。
從下游需求上看,1月份受春節長假的影響,國內農產品節前走勢平淡。2月份以來現貨市場逐漸回暖,但黑龍江產區各大油廠節后只有部分開機壓榨,主要是由于油廠庫存大多有限。隨著銷區油粕現貨反彈,油廠壓榨利潤好轉,刺激企業積極挺價收購。短期來看,油粕現貨反彈的空間或將有限,但由于市場對南美供應及面積炒作充滿期待,全球大豆緊平衡的局面或加劇,這將給予中期價格震蕩上行的理由。
玉米惜售意愿強
春節之后,關內玉米上市量增加并且呈現逐漸放大之勢,造成價格持續下跌。正是因量大價廉的優勢,吸引了眾多需求主體深入產區進行采購,包括本地國儲庫、東北部分貿易主體和一些南方銷區需方;另一方面價格的持續下跌也引發了農戶的惜售心理。收購主體的增多以及農戶的惜售心理雙方因素影響,關內市場玉米價格止住下滑的腳步,區域市場價格微幅反彈。
短期國內玉米現貨市場價格繼續上沖動力不足,但也不存在大幅下行的可能。余糧比例的縮減、需求主體庫存偏低提價收購,目前氣溫依舊較低,潮糧還能保存一段時間,即使當前價格不再上漲,農戶也依然存在強烈的惜售待漲心理。關內產區農戶惜售心理也較為強烈,另外收購主體的增加,以及后續氣溫的升高水分自然下降,也將對價格起到支撐作用。
國際基金積極做多
2月以來,受伊朗石油禁運風波愈演愈烈、美伊關系持續緊張、歐債危機前景趨于樂觀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國際原油期價持續震蕩走強。受此提振,國內外油脂跟盤走強。
cftc最新持倉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2月28日當周,商品基金在玉米及豆類產品期貨上的凈多單持續增長,其中玉米期貨凈多單為249,104張,較一周前增加35,459張;大豆期貨凈多單為126,557張,增加19,528張。目前商品基金對農產品的持倉增多一方面是由于南美大豆產量的下降,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基金對于后期價格的看漲態度。
(之雙)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