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6日報道:據臺灣媒體報道,瘦肉精美國牛肉爭議延燒數月,“行政院”昨天根據專家會議評估結論,提出“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的十六字政策方向,添加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美國牛肉可望“有條件解禁”。
不過,這十六字“箴言”未獲國民黨“立委”的“共識”支持。“行政院”發言人楊永明昨晚說,會先與各界充分溝通后,再決定解禁時間;十六字政策方向也會配合“立院”包括“食品衛生管理法”等修法,并強化與“立委”溝通,不會做出行政命令凌駕“立法院”的決議。
“經濟部政務次長”林圣忠昨天說,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已中斷4年多,美方一再強調,將與美牛議題掛勾;若美牛議題懸而未解,對臺美關系確實會有些影響。
美國在臺協會新聞組長裴士蓮昨天表示,尚無法確認這項政策的內容,但“歡迎任何有關美國牛肉的正面消息”。
楊永明表示,“有條件解禁”主要根據近三周共三次跨部會技術咨詢小組專家會議結論,也就是現有文獻“沒有查到消費者食用中毒的個案報告”,“沒有科學證據食用飼料添加萊克多巴胺后的肉品對人體有害”。
楊永明說,現行法規原已禁止牛內臟進口,執行面則須做好“強制標示”,除大賣場、超市或便利商店等出售生牛肉場所,其他如飯店、餐廳、牛排館等提供牛肉熟食場所,也須清楚標示產地及必要資訊,另也參考先進國家和地區標準,訂定安全容許量。
此外,添加瘦肉精的美牛雖可望“有條件解禁”,但不包括豬肉,也不包含萊克多巴胺以外的瘦肉精。
“行政院長”陳沖昨天也宣示“安心行政團隊要從安心食品做起”,全面檢討與食品健康及安全相關的環節,確保“從農田到餐桌”都安心;楊永明透露,“食品衛生管理法”將有“極大幅度的修正”。
楊永明轉述陳沖說法,“未來萬一有明確的科學證據或清楚案例,證明食用萊克多巴胺美牛在安全容許量下仍對人體有害”,當局會“立刻禁止相關產品進口”。
有條件開放美牛解禁時機待溝通
含瘦肉精美國牛肉進口爭議延燒多時,“行政院”昨(5)日宣布,將在“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的16字前提下,有條件解禁飼料添加“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美牛進口。
至于何時開放,將和各界充分溝通后再決定。
來源:東南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