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李冰
3月4日,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和全國人大代表、廣東雅士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張利鈿談起了食品安全問題。張德江說,一定要把我們的民族品牌培養起來,奶牛養殖、乳品生產、銷售等各環節都要保證安全。“中國人不能不喝洋奶粉,但是不能全喝洋奶粉”。
近年來,奶粉市場掀起一波接一波的漲價潮,而嬰幼兒配方奶粉則不斷在漲價浪潮中沖在最前面。在惠氏、雅培等去年年底剛完成漲價之后,有消息稱,美贊臣也將于3月底實現提價,漲幅在10%-20%。
據統計,當今“洋奶粉”已經牢牢掌握了中國奶粉市場,其市場占有率高達約60%,在高端奶粉市場的份額甚至高達90%以上。對此,《證券日報》記者采訪了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對此番話語進行解析。
《證券日報》: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此番言論是否也預示著國家對洋奶粉及中國奶粉的重視?
周思然:此番言論既是對國產奶粉的支持,也是對洋奶粉的認可。
《證券日報》:你如何解析?
周思然:不得不說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洋奶粉的加入雖然加劇了我國奶粉市場的競爭,推動了國產奶粉企業的優勝劣汰進程,但也為市場帶來了優質的產品、先進的技術及豐富的品牌運營經驗,對國內奶粉市場無疑起到充實的效用。與此同時,目前市場呈現的嚴重依賴洋奶粉的局面也是不合理的,消費者對國內外奶粉的認知仍然存在較大的偏見,其實國產奶粉中同樣具備優秀的品牌,而這些品牌優勢卻無法在洋奶粉的強烈攻勢下和消費者的信任危機中展現,因此,強化對國產奶粉的信任至關重要。
《證券日報》:目前洋奶粉與中國奶粉占有的市場比例分別是多少?為何會淪為這種結果?
周思然:就行業整體而言,洋奶粉已經占據我國奶粉市場半壁江山,其中,以雀巢、雅培等為主的洋奶粉已經占據我國70%以上的中高端奶粉市場。之所以淪落到這一局面,首先,與國產企業頻頻爆發的奶粉安全事故息息相關,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任危機為洋奶粉的大肆進入創造了機會;其次,國內乳企全產業鏈的建設力度和對奶源的掌控能力都較弱,再加上國內外乳業標準的差異,導致企業保障產品安全的力度相對較弱;第三,國內乳業競爭環境尚不規范,企業之間各種不正當競爭行為更是危害了國內乳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
來源:中國經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