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視失地農民問題、建立農產品價格調節和補償機制——經過兩會前一番深入走訪,5日,全國人大代表、湖北鐘祥金漢江纖維素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家貴提出以上建議。
高度重視失地農民的問題
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
從當前的農村發展情況來看,未來農村誰來種地?通過調研,周家貴認為,不外乎兩種:一是80后、90后這些土地新生代農民,他們將繼承祖業;二是農村專業合作社。
目前,這些新生代農民出生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已有1億多人,在1983年土地承包和“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政策下,這些人戴著農業戶口的帽子,卻從出生就失去了土地。
調研中,鐘祥市一村民家里2個兒子成家了,結婚生子,現在已是8口人,只種了3畝地。而另一戶只有1人在家務農,但占著10畝地。因他的孩子都在外地工作,脫離了農村戶口,他們一邊領著工資,各種社會保障齊全,名下占著一份土地。這個村有258戶955人,其中戶口不在村、舉家搬出村的、土地租給別人種的空掛戶有30%,同時,又有近30%農民沒有土地。
在調研中,感受最深的是農村專業合作社發展勢頭很好。僅鐘祥市農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835家,社員4.5萬,人均收入達10510元,比一般的農民收入高24%。
周家貴就此建議,高度重視失地農民的問題,并制定相應的調整政策;適當調整糧食直補方式,改以往直補到土地的擁有者為土地的直接種植者;國家要出臺配套具體措施,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
卷心菜從兩角錢賣到一塊多
建立農產品價格調節和補償機制
通過調研,周家貴還認為,我國的農產品價格市場機制并未完全形成,農產品價格一直處于“價高就壓,價低就扶”的價格圈。
從調研的鐘祥市農民種植比較效益來看,水稻一畝純收入 800-900元,棉花929元,花生1614元,平均每畝1000元。一家種10畝田,還抵不了打半年工。農產品價格不是高了,而是低了。農民的勞動價值沒有得到體現。
比如,農民的卷心菜兩角錢還賣不出去,市場上價格依然是一塊多錢。這主要是農產品流通環節過多,每道加價10%至15%以上,造成價格翻番上漲。
周家貴建議,建立農產品價格調節和補償機制,大幅提高最低收購價格;建立利益補償長效機制,對發展潛力大的糧食主產區重點傾斜,按糧食貢獻大小給予比例補償;加大農產品中間環節的調控,減少中間流通環節,使各環節的價格處于均衡的水平。
(念香)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