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一過,耙田育秧”。3月5日,恰逢農歷驚蟄節氣,湖南、江西、廣東、廣西等南方八省區在農業部的主持下,在長沙召開南方水稻集中育秧暨早稻生產座談會。與會省份達成共識:應加大集中育秧推廣力度,保障今年早稻持續增產。
農業部總經濟師陳萌山等領導、水稻專家以及湖南、江西、廣東、廣西、湖北、安徽、福建、浙江南方八省農業廳(委)的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湖南省農業廳廳長田家貴致辭。
座談會上,陳萌山表示,去年全國水稻產量屬于恢復性增產,加之氣象條件不佳、農資成本增加和直播面積仍舊大量存在等因素,今年南方早稻產量的提高有一定難度。
作為提高水稻單產的標準化技術,集中育秧今年首次得到中央財政資金支持。農業部于2月29日發文明確集中育秧補助方案,對江西、湖南、廣東、廣西等4 個早稻主產省(區)早稻集中育秧進行專項補助。補助對象為開展集中育秧,為周圍農戶提供秧苗的種糧大戶、育秧專業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采購秧盤、棚膜等育秧設備,每畝秧田補助800元,折合每畝大田40元。
會上,國家氣象中心、中國水稻研究所等專家介紹了南方地區春季氣象條件及早稻生產防災減災措施,南方八省匯報早稻生產情況,湖南桃源縣縣長唐匯誥介紹了桃源縣早稻集中育秧的有關做法。
湖南在匯報中稱,集中育秧能有效控制水稻直播,促進雙季稻恢復性發展,提高水稻單產水平,并減少除草劑、化肥等農業面源污染。作為全省糧食生產的關鍵舉措,湖南今年拿出1.2億元專項資金來抓水稻集中育秧。今年,湖南全年集中育秧面積將力爭突破500萬畝,大幅度減少早稻直播,杜絕晚稻直播,遏制耕地拋荒,擴大雙季稻生產面積。
同時,湖南在早稻生產上抓得早、抓得硬、抓得實、抓得細,早稻面積呈增加趨勢,春耕物資供應充足,春收作物長勢良好。全省將全面落實國家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7900萬畝以上,力爭總產超過600億斤。
陳萌山在總結發言中高度肯定了湖南的集中育秧及早稻生產工作,他說,湖南不是經濟強省,但一馬當先,拿出1.2億元資金來抓集中育秧,將水稻集中育秧作為全省糧食生產的關鍵舉措來抓,成效顯著,值得大家學習。
陳萌山強調,為提高水稻生產水平,南方各水稻生產省份當前要全力抓好六項措施。一是要抓好政策落實,著力擴大早稻面積;二是要大力推廣集中育秧,著力提高秧苗素質,中央已經下達1億元補助資金,規模不大但指向明確集中,試點省份要抓緊落實;三是要突出科技創新,扎實推進高產創建,著力推動平衡增產;四是要加強農機農藝服務,推進農機農藝結合,著力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五是要狠抓病蟲害防治,著力減少災害損失;六是要抓好行政推動和工作督導,著力推動工作落實。
3月5日,湖南、江西、廣東、廣西等南方八省區在農業部的主持下,在湖南長沙召開南方水稻集中育秧暨早稻生產座談會。(半夢)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