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衛生部部長陳竺剛出現在人民大會堂前廣場就被記者圍堵。新醫改三年,社會公眾對提升醫療水平、減降醫療費用有太多太多期盼,陳竺回應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要堅決破除以藥補醫和改變按項目付費的頑疾,任期最后一年最想做的事就是推動醫改。他還盛贊江蘇醫改做得很不錯,尤其是在農村大病醫療保障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任期最后一年最想做的還是推進醫改
回顧新醫改這三年,陳竺坦言,自己最滿意的是醫保制度的初步確立,雖然保障水平還有待提高,但這一制度已經實實在在確立了。而不滿意之處,就是優質醫療資源稀缺,以及基層醫療資源稀缺。
任期最后一年,陳竺最想做的事還是推進醫改,尤其是公立醫院改革。“以藥補醫這個事情,大家也知道衛生部門下了最大的決心,但是水是蠻深的,”陳竺隨即也堅定地表示“再困難這一步也要跨出去!”他還表示,醫改永遠不會結束,當前最大阻力還是認識問題。
陳竺說,以藥補醫推動了一些我們不愿意看到的情況出現,一個是醫療費用的過快增長,另一個是醫療機構和人員行為的扭曲,造成了很多醫患矛盾方面的問題,“不可否認,它也腐蝕著我們的隊伍,我們下決心要改”。
對于眾多公立醫院關心的政府投入問題,陳竺肯定地表示,政府對公立醫院的投入應該增加。原來補償醫院的渠道有多方面,其中有政府的投入,服務的收入,還有一個就是以藥補醫,現在拿掉以藥補醫,就意味著政府投入需要增加。“2009年中央有關醫改方面的文件都有明確的規定,政府應該對公立醫院的基礎設施、信息設備以及離退休人員的工資負起責任。”他也表示,現在醫院收入的總量基本合理,但是結構不合理。醫療服務價格太低是導致以藥補醫的一個重要原因。把以藥補醫取消掉,就得把診療費、護理費等該提的費用提上去。
2020年有望實現全國醫保統籌
按項目付費制度和“以藥補醫”結合在一起,是導致大處方、濫檢查的根源,曾被陳竺稱為“一根毒藤上的兩個瘤”。記者向陳竺反映,一些患者反映,現在藥費降了之后,去基層醫院看病,處方才四五塊,檢查花了兩三百,對此,陳竺的看法是:“現在按項目付費是不好的制度,如果按項付費不改,即使藥被按住了,可能濫檢查的問題也突出出來。
來源:新華報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