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大蔥價格猶如“坐過山車”,如今每斤鮮蔥的批發價在3.6元至4.1元不等,干蔥則在2元左右。去年同期干蔥批發價每斤才1毛來錢,閃了不少蔥商,茌平的王女士前年囤了200多萬斤,把一輛價值10多萬元的拉菜貨車賠了進去。
最近見到茌平的王女士時,她又買了五六萬斤蔥。談及前年囤蔥賠錢,王女士比較樂觀,她說“錢都是人掙的,我能想開,先批點蔥賣著,能掙就掙點。”王女士之前一直靠跑運輸過活,前年看囤蔥的掙了不少錢,就跟人搭伙囤了200多萬斤。
王女士說,2010年7月,她去萊蕪跑車拉菜,發現當地的蔥很便宜,6毛錢一斤,拉到聊城可以賣到8毛左右。當時看囤蔥的都掙了不少錢,就找了一個搭伙的,一人出了十幾萬元收蔥。“如果拉回來就出手,應該能掙錢,但一塊搭伙的不愿意賣,覺得囤一冬天能掙得更多,誰料到……”
放棄運輸涉足囤蔥,王女士也是一心想賺錢。他們一商量,租了一塊地,把200多萬斤蔥堆在了那里。“幸好囤蔥不用放在冷庫里,堆在地里就行,囤一冬天蔥葉會變黃,水分會流失。”
蔥剛下來時,聊城市場上批發價是8毛一斤,等過完年到2011年,蔥價一直在降。“去年天氣好,鮮蔥下來得比較早,當時鮮蔥價格也很低,市民都喜歡買鮮蔥,我們的干蔥就不受待見了。”王女士說,本想掙錢,可蔥價一直跌,去年同期蔥批發價才1毛左右一斤,合伙人沒心情賣蔥了,她一個人開車趕集賣了幾次,一萬多斤一共賣了1000多塊錢。
“蔥賤買的人也少,我雇人把蔥收拾好,趕集賣的錢,還不夠雇人工和加油花的錢。之后沒人買,我們也沒心情再賣了,后來天氣越來越暖和,蔥堆在地里開始腐爛,囤蔥租的地也得花錢,就雇了一輛推土機,直接把蔥都埋在了地里。”回憶起當時的情形,王女士并沒有想象中的沮喪,只是站在她旁邊的老公一直感慨“蔥貴時老百姓都嫌貴,賤的時候誰知道我們的苦!”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