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滿棚的菜長得多愛人!要沒有政府的幫助,我們也建不起這么多規范的大棚,黨的好政策幫了我們大忙!”勉縣創意蔬菜專業合作社社長郭保華說起大棚設施蔬菜笑逐顏開,合作社有專業蔬菜地近1000畝,年產蔬菜6000余噸,年產值2000余萬元。
在該縣,像郭保華這樣的設施大棚蔬菜生產戶有很多。近年來,該縣整合涉農項目及資金,建設高標準設施蔬菜大棚1.5萬畝,建有星光、南營、定軍3個村級千畝設施大棚蔬菜基地。日前,該縣設施蔬菜建設項目順利通過省農業廳檢查驗收,標志著該縣蔬菜產業設施化實現了突破發展。
該縣按照“新建專業菜田、擴大設施規模、推動板塊發展”的思路,合理定規劃,規范建設標準。積極爭跑省百萬畝設施蔬菜工程項目資金,連續3年爭取近1000萬元,帶動農戶投資2200萬元,全縣已初步形成沿108國道、高速公路引道及城郊的設施蔬菜基地板塊;淺山丘陵的魔芋、山野菜、食用菌產業基地板塊;沿漢江兩岸的山藥、地膜洋芋及露地越冬蔬菜基地板塊。統計顯示,目前,全縣蔬菜復種面積超過10萬畝,年產值近4.5億元。魔芋種植達3.3萬畝,產值突破2.4億元,帶動魔芋種植戶戶均增收8000元以上。已認證綠色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4000余畝,輻射帶動7萬畝蔬菜采用無公害生產技術。
針對資金“瓶頸”和技術水平較低難題,該縣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先后吸引甘肅吳昊洲、遼寧馮寶剛、賈德林等長期從事蔬菜生產營銷的公司及大戶來勉投資經營,總投資達1100余萬元,有效提升了全縣蔬菜產業的設施化發展水平。另一方面,縣農技部門選聘生產經驗豐富的鄉土人才,同縣鄉技術干部組成專業技術服務隊,深入田間大棚,零距離展開服務。全縣共培訓技術骨干41人,選聘鄉土人才14人,培育10畝以上種植戶35戶,百畝以上種植戶8戶。與此同時,該縣本著“依法、自愿、有償”原則,鼓勵和引導土地向從事蔬菜生產的企業、合作社及大戶流轉。老道寺大容蔬菜公司、定軍山創意蔬菜合作社等通過土地流轉集約,集約土地2550畝,既降低農戶“席地生產、分期經營”的風險和成本,又提升了土地價值。
來源:古漢臺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