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等本地產蔬菜越來越少,豇豆等外地菜價格居高不下。本周,襄陽提前進入“春淡”,高菜價或將持續到5月初。
目前,本地市場所售蔬菜,僅白菜、蘿卜、包菜、蒜苗、藕等不到10種蔬菜為地產菜,不足蔬菜品種的1/4。由于這些菜進入供應尾期,大部分蔬菜價格較年初有所抬升,如包菜一個月前零售價一個不足0.5元,現已漲至1元。沒有了地產菜的沖擊,豇豆等來自南方的蔬菜價格居高不下,鮮有1元以下的蔬菜,豇豆1斤飆升到4元。
洪溝農產品交易中心市場部總經理王興國介紹,目前市場地產菜交易量占市場總交易量60%,隨著“春淡”氣氛漸濃,交易量將跌至50%以下。如要菜價合理,地產菜交易量應達到80%。
正常年份,3月中下旬本市才進入“春淡”,這時上一茬地產菜已售完,下一茬還沒出來,更多外地菜進入本地市場,抬高菜價。
為何目前地產菜交易量占比不足80%?牛首鎮菜農徐師傅告訴記者,今年天氣格外冷,菜薹等本該此時上市的蔬菜長不出來,淡季提前到來。
市農委經濟作物科科長尚光文表示,襄陽雖避開了極端低溫,卻遭受近一個月的陰沉天氣,使得本該發芽的沒發芽,因此今年“春淡”不僅將提前來,還將推遲走。預計到5月,地產菜才會大量上市,菜價隨之下滑。(凝荷)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