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于2012年3月5日至1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國調味品協會會長、江蘇恒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有偉,作為江蘇代表團的人大代表出席會議。會上,葉會長以《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必須標本兼治》為題暢談了他對食品安全問題的看法。他認為: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兩會”代表關注、老百姓關心的熱點話題。盡管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但食品安全形勢嚴峻的局面并沒有得到根本好轉。如何破解這一難題,我個人認為:還必須標本兼治,形成政府、社會、企業和消費者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
當前食品安全問題多發的原因,我認為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政府監管部門執法不嚴、違法查處的力度不大。既缺乏對違法生產和銷售者強大的威懾力,同時又缺乏對品牌企業和品牌產品的有效保護。二是食品生產企業工藝技術落后、經營管理水平不高。尤其是本土食品生產企業大都起源于傳統作坊式生產,因此經營管理較為粗放。三是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還有待進一步加強。特別是一些低收入的人群和一些欠發達地區的百姓,還剛剛從溫飽走向小康,缺乏對品牌產品的有效認知,食品安全意識較為薄弱,因此這也給假冒偽劣產品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間。
切實解決食品安全問題,讓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我認為:一是政府監管部門要切實轉變工作方法。要在不斷完善立法、加強執法的基礎上,實現從事后處理向事前防范的工作重心轉移。二是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要發揮好作用。要通過加強行業自律,開展消費者教育,推動誠信體系建設等,與政府管理部門形成良性互動的合力。三是食品生產企業要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要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等手段努力提高企業和產品附加值,徹底擺脫低價惡性競爭的經營模式,實現規?;?、品牌化、規范化生產。四是要加強消費者的引導,加大品牌產品和創新產品宣傳的力度,幫助消費者自覺養成抵制“三無”產品、假冒偽劣產品的良好習慣。
當然,做到以上幾點固然重要,但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認為:還必須進一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準、特別是低收入群眾的收入水平。老百姓只有富裕了、生活水準進一步提高了,才會更加關注自身的生活質量,才會由吃得飽、吃得好,向吃得安全、吃得營養轉變,這樣假冒偽劣產品才會真正失去生存的市場和條件;我們的食品安全問題才能徹底得到解決。因此,本次人代會,黨和政府將富民優先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認為:這對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必將會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來源:中國調味品協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