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央有關領導人的密集表態以及相關跡象表明,2012年出臺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條例,已是“板上釘釘”之事。但制定出怎樣的一部條例,才能承載保護農民權益重任,強化對被征地農民的補償,值得期待。
“深化農村改革。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是法律賦予農民的財產權利,任何人都不能侵犯。制定出臺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條例。”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這句話時,語氣加重,臺下的代表們掌聲熱烈。
中央有關領導人的密集表態以及相關跡象表明,2012年出臺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條例,已是“板上釘釘”之事。
這個可期待的事實,令法學界和實務界人士都很振奮,也引發了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的關注和熱議。
可以說,這部尚在醞釀中的條例,已牽動了億萬中國人的心。一部條例,緣何如此牽動人心?我們又該制定怎樣的一部條例,才能承載如此多的希望?
中央密集表態委員關注
制定出臺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條例,是中央政府2012年改革的重點工作之一。最早將此事提上日程的是2月2日發布的中央1號文件。
隨后的2月15日,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將制定出臺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條例列為今年改革的重點工作之一。
巧合的是,同一天,首位專職國家土地副總督察甘藏春調任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
觀察人士分析認為,因為甘藏春長期在國土資源部門任職,并負責土地政策法規工作,如果由他來分管負責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條例的起草工作,也是順理成章的。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出臺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條例,是2012年的主要任務之一。
中央有關領導人的密集表態以及相關跡象表明,2012年制定出臺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條例,已是勢在必行。
“農村集體土地上,當前最大的問題是逼農民上樓、侵犯農民權益而引起的社會矛盾。農民守著金飯碗,卻要要飯。”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在談及農民“被上樓”、“被征地”的現實時,頗顯無奈。
來源:法制周末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