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來倒騰大蔥的吧?”當記者坐著當地俗稱“蹦蹦的”的簡易三輪車,前往全國最大的大蔥集散市場之一——平度市南村鎮洪蘭中村大蔥市場時,開車大爺的一句話讓記者仿佛聞到了空氣中大蔥獨有的嗆人味。
為了探究大蔥漲價的真實原因,前昨兩日,記者趕赴青島周邊郊市,在這里,記者看到了一片片泛著嫩黃的小蔥,還有一車車運往全國各地的凈蔥;看到了蔥商臉上的笑、菜農臉上的愁、村支書臉上的無奈,還有蔬菜價格異動的“潛規則”。
種蔥農民:“大部分人改種其他蔬菜”
標題上這句話出自平度市張莊鎮東梁家村村民梁程運之口。
說起大蔥來,梁程運難以掩飾自己心里的別扭。“去年可把我們種蔥的傷著了。”梁程運指著田邊的河溝說,去年四五月份的時候,這條不窄的河溝里,全都是菜農丟棄的大蔥,一堆一堆的跟小山似的。“去年大蔥最便宜的時候幾分錢一斤,賣跟不賣沒什么兩樣的。”梁程運說,去年他只賣出了一畝地的大蔥,剩下兩畝地里的近兩萬斤大蔥全部翻到地里做了“有機肥料”?!爸饕浅鍪[還要花人工,不值當。”梁程運去年平均一畝地虧了600塊錢,用他的話說,“我們種菜的就這個樣,每年種菜都跟買彩票似的,種對了就多賺點,種錯了就賠點錢,各家有各家的想法,誰也說不準明年市場一定怎么樣?!?/p>
“去年種大蔥的全都賠錢了,所以今年盡管合作社一再鼓勵種大蔥,大部分人還是改種了其他蔬菜,種大蔥的田地面積差不多縮水一半,我是因為去年買的種子還剩不少,也想著去年大蔥便宜,今年肯定能漲上去,所以就繼續種大蔥。”梁程運說,從春節之后大蔥價格一直在漲,他心里也是很高興,不少今年沒種蔥的同鄉碰見他時,總會加上一句:“今年發財了啊!”可梁程運說,他其實笑得挺勉強的?!艾F在我地里的大蔥高的也就60厘米,根本沒法出蔥,現在是干眼饞。”梁程運說,青島的大蔥一般要到清明至“五一”期間才能長到120厘米高左右,這個時候才可以出蔥。可對于兩個月之后的大蔥價格,誰心里也沒有底。梁程運說,現在村里不少人為了趁著高價出蔥,把地里一些沒長成的小蔥硬拔出來,可因為質量不行,價格也上不去。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