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定于3月6日15時在人民大會堂一樓新聞發布廳舉行主題為“穩中求進,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記者會,邀請全國政協委員厲以寧、許善達、陳錫文、馬秀紅、楊凱生、任洪斌圍繞經濟發展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以下是部分文字實錄:
中央電視臺和中國網絡電視臺記者:
我想請問陳錫文委員。陳委員您好,2011年我們大家都知道中國糧食生產八連增,取得這樣的成就應該說是來之不易的,我想這樣一個好的連增的勢頭能不能保持下去?換句話說就是我們所期待的2012年的九連增,除了厲老所說的天氣等不確定因素外我們主動地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呢?謝謝您。
陳錫文:
糧食產量八連增確實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從1958年以來,這是我們國家第一次實現糧食連續八年增長,而且增長的幅度也非常大,2003年的時候,我們的糧食總產量8614億斤,去年糧食的總產量是1.142億斤,也就是經過八年的努力,我們年度的糧食產量增加了2810億斤,應該說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正如你剛才所說的,農業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產業,它既面臨著經濟風險也面臨著自然風險,不確定性因素非常多。我們當然都希望持續地把增產的勢頭保持下去,但是我想農業作為特殊產業,年度之間的產量波動也不足為奇,關鍵是要避免大起大落。在三五年或者更長一點的時間區段內保持糧食產量穩步增長,這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
陳錫文:
那能不能鞏固住現在糧食產量比較高的水平,1.142億斤是我們國家歷史上最高的產量。我想你問到怎么采取主動措施保持糧食產量的高水平,并持續增長。從這些年的經驗來看,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努力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剛才我講到八年內糧食年產增加了2810億斤,分析下來這2810億斤的年度增量中40%來自于面積的擴大,60%來自于單產的提高。而且這個趨勢越往后越明顯,去年比前年增產糧食459億斤,經測算其中有84%以上來自于單產提高,面積的擴大只占16%。正是從這個角度去看,我們一定要采取各種各樣的措施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加強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去促進農業的科技進步,這幾方面的情況其實總理昨天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做了非常清晰的論述。
陳錫文: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