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1、歐元區1月份外貿形勢惡化 歐盟統計局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今年1月份出現76億歐元(約合98.8億美元)外貿逆差,與去年12月份91億歐元(約合118.3億美元)的外貿順差相比明顯惡化。數據顯示,進口增長較快是導致1月份歐元區出現外貿逆差的主要原因。1月份歐元區出口環比上升1.3%,進口環比上升2.4%。
2、日本將用地震災區水產品援助發展中國家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為使發展中國家的人能吃到東日本大地震災區生產的水產加工品,日本政府近日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簽署了有關政府開發援助(oda)的文件。日本政府擬通過糧食援助振興災區水產業,并解決福島核事故帶來的產品形象受損問題。
3、東盟國家計劃擴大共同外匯儲備基金 東南亞國家聯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簡稱:東盟)的一名官員周日表示,東盟加中、日、韓三國計劃將一個用于應對匯率波動的基金的規模擴大一倍。東盟一體化監督辦公室主任兼首席經濟學家aladdin rillo稱,東盟加中、日、韓三國正考慮將通過《清邁倡議》(chiang mai initiative)建立的共同外匯儲備基金的規模擴大到2,400億美元。
國內要聞:
1、imf總裁:疲軟的全球經濟環境令中國的改革更為迫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周日稱,疲軟的全球經濟環境更凸現了中國從根本上改變經濟增長模式的必要性。拉加德贊揚了中國降低經常項目盈余的成果。但她還表示,成功實現外部平衡不應當降低對內部改革的關注。她稱,關注點目前已經轉向不斷加劇的內部失衡,特別是持續高企的投資水平。
2、機構預計三月信貸約8000億,一季度信貸目標或落空 3月信貸市場依然波瀾不驚。存款增長面臨壓力,中小銀行信貸投放能力仍受制約。市場人士表示,春節后企業開工,信貸需求開始逐漸放大,預計3月銀行業新增貸款約8000億元。但是,隨著經濟增速下滑,銀行信貸不良率反彈或成為大概率事件,這將導致銀行出現惜貸情緒。一季度2.4萬億元信貸目標可能落空。
3、中國經濟較快增長面臨的約束在增強 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周六表示,過去支撐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優勢有所弱化,經濟較快增長面臨的約束在增強.只有進一步加大轉方式、調結構的力度,才能推動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新華社援引他在一論壇發言稱,中國資源環境的約束日益突出,經濟高速成長背後是對能源資源強大的消耗.和世界相比,中國人均占有資源量很少,能源消耗很大,污染物排放仍是中國面臨的突出問題.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