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孫超逸
2月26日早上6點40分,通州九棵樹古船面包生產車間的換衣室里,有渭山扣好白色工作服,系緊綠色鞋套,用力地將耳邊的鬢角向上推,全部塞進藍色發套,接著拿起粘毛滾在身上上上下下地滾了好幾遍,“工作服上有小絨毛和灰塵,這些都不能帶進車間”。
有渭山是古船面包生產車間的白班班長。車間里生產的是專供肯德基等西式快餐企業使用的漢堡面包坯。北京所有肯德基門店中出售的漢堡包括全家桶中的長面包,都“出生”在這里。
有渭山每天頭一樣工作,就是和工友們一起消毒車間里所有的生產器具。面包托盤的正反面、傳送帶的縫隙,甚至連工人坐椅的椅墊都是每天一消毒。
其實按照車間的要求,夜班班組下班前已經進行了全方位的清潔消毒,但每天早上接班,有渭山和他的工友們還要重做一遍,“我們是做食品的,最重要的就是衛生,得讓消費者吃得放心”。他說,車間消毒使用的都是酒精和食用級火堿,不用任何其他化學藥劑。
7點整,第一批發酵好的面團倒出和面機,車間里立刻忙碌了起來。有渭山開始在整個車間里來回巡視,檢查各個環節的生產情況。雖然在車間里看到的是已經和好的面團,但在此之前,這些面團還得“闖”過篩粉、篩糖等多道關卡,“面粉要篩選4次,糖、鹽也要用小篩子人工篩選兩次,而且還要溶解過濾以徹底清除雜質,一道程序都不能落下”。
發酵后面團先被均勻地切成長條,然后被送入軌道型的成型機壓成面包的形狀。雖然雛形已成,但這些生面包胚還要經過人工篩選。流水線邊上的3名工人緊盯著托盤中的生面包胚,每一個都用手掂量一下,過重的或過輕的都要立刻挑選出來。別看不用過秤,每天過手幾萬個面包胚的工人們,早就練成了“一抓準”,很少會出現錯漏。
“我們設定的面包坯重量標準是74克,大了面包內部組織不均勻,小了則容易烤焦。”說起業務,有渭山的表情顯得格外專注。為了在細節上也保持一致,古船甚至對于面包表面的芝麻密度也特地設置了標準,“面包表面每平方厘米必須是10粒芝麻,太密太稀都不符合要求,烤出的芝麻顏色也必須是金黃色,顏色不對也不能出廠,必須保證消費者吃到的每一口面包味道都是一樣的”。
這樣苛刻的產品質量控制要求,古船制定了13項。
來源:北京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