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價是批發價的3倍,受流通環節提價影響
■建議政府給個保底價,降低流通領域價格波動
無錫地區一公斤毛白菜批發價為1.33元,到了蠡湖、崇安寺、中橋三個農貿市場后,零售價就飆到了每公斤4.25元,上漲3倍多!其實這一切都緣于本地蔬菜產量少,加上在流通環節中的提價,這才使得無錫蔬菜價格一直居高不下。3月30日,記者去蔬菜市場進行調查了解。
市場:蔬菜零售價是批發價3倍
朝陽集團提供的兩份“蔬菜主要品種價格跟蹤表”,分別顯示的是3月10日至14日,3月24日至26日的無錫蔬菜價格變動情況。監控的市場包括天惠超市、朝陽農貿等8家市場。
跟蹤表顯示,3月10日至14日無論是外地蔬菜還是本地蔬菜,其批發價格均保持在高位,變化不大。3月24日外地蔬菜價格略有上漲,本地蔬菜卻直線下滑。拿3月10日與3月24日的平均批發價對比,青菜從2.81元/公斤跌至1.58元/公斤;細菜從3.36元/公斤跌至1.99元/公斤;花菜從3.18元/公斤跌到2.29元。本地蔬菜平均批價都下跌了1-2元。
再看農貿市場零售價格。3月26日青菜平均批價為1.39元/公斤,蠡湖、崇安寺、黃巷、中橋農貿市場售價為3元/公斤,價漲115.8%。毛白菜平均批發價是1.24元/公斤,蠡湖、中橋農貿市場售價4元/公斤,上漲222.6%,劉譚、金順農貿市場售價3.5元/公斤,上漲182.3%。
難題:蔬菜基地建設情況不理想
在2011年為民辦實事項目中,無錫計劃年內建成4萬畝市屬蔬菜基地,建成后錫城蔬菜自給率將有望從目前的30%左右提升至40%以上。其中,錫山區占到1.8萬畝、惠山區2萬畝、濱湖區0.1萬畝、新區0.1萬畝。4萬畝蔬菜基地中,一部分是將現有的菜地進行提升改造,一部分則是新建。
為了解蔬菜從生產、批發至零售相關環節的價格變動情況,3月30日記者走訪了這些蔬菜基地,卻發現4萬畝的蔬菜基地建設并不是很理想。
錫山區東港鎮的金玉良田果蔬合作社,于6年前由個體戶于影一手操辦,從最初5畝地發展至今日的300余畝,在未來的1-2年里還將擴建300畝左右。截至目前,合作社總投入700多萬元。錢投入了產出卻寥寥無幾,且最近兩年她還沒有得到過政府的補貼。據悉,該基地主要生產的品種有蘆筍、白蘿卜、西紅柿、西蘭花、青菜、晶水菜等。于影說,農田里出產的蔬菜價格并不高,如白蘿卜、西蘭花均為每斤1.5元左右,青菜0.7-0.8元每斤。可到了市場上,這個價格卻上漲了很多。“種植蔬菜可以說利潤非常低,但轉售到市場上的價格立刻上漲不少。”于影說,像青菜立刻翻了一倍,售價達到1.5元/斤。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